全国政协举行第三场记者会 多位委员分享“新时代履职故事”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三场记者会,多位委员就“新时代政协履职”话题,结合自己的履职经历,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履职故事。
石红委员:政协委员要为助力精准扶贫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记者会上,长期工作在贫困地区第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石红向在座的媒体朋友汇报了这样一条好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十八洞村火了,精准脱贫后的十八洞村如今已成了全国的热门景点。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五年多来,湘西州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探索出以十八洞村为样板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如今这个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湘西自治州,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还率先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显著提升。
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石红也义不容辞地投入到精准脱贫的战役中。过去的一年,她几乎每个月都要下到她所联系的双龙镇去走访和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双龙镇的27个村她全部走遍,有的村一个月就要走三次,十八洞村也是她所联系的27个村之一。
“自治州的精准脱贫工作,我是有力的参与者、见证者、经历者。”石红表示,只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务实上求实效,尤其是最近习总书记在甘肃的人大代表会上还提出了脱贫以后还要坚持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不脱,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路子。
潘建伟委员:
新时代政协履职要做到“三结合”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记者会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在谈到“政协委员谈新时代政协履职”这一话题时,分享了他作为一名科学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是如何统筹兼顾好委员履职、民主党派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经验。
潘建伟介绍,他所从事的是量子信息科学,该领域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特别需要的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这样就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同时也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国家相关部委和企业的支持与协作。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又是民主党派的成员,潘建伟结合自身的工作进行建言资政,而且对于国家在量子信息科技方面领域战略布局的建议,本身就是他的一个工作,所以可以把三者比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据了解,我国目前在量子信息领域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强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当然,我国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目前也受到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强烈冲击。
潘建伟认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国家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明确相关运行机制。在去年全国政协举办的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他受九三学社的委托,作了一个“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发言,对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通过全国政协这个大平台,能够对国家决策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推进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这就是把三者结合在一起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潘建伟说。
吴为山委员:用艺术创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中华文化的优秀会在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创造当中来体现,通过美的形式来体现。
“我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外国人的喜欢,最重要的是我所依赖的、所根植的中国文化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欢。”吴为山说,中国文化的优秀不仅仅在中国有影响,它也是世界人民的需要,因为中国文化里所包含的这种普遍的情怀和智慧,以及创造力,是为全人类共享的。
作为雕塑家,30多年来,吴为山以中国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为素材进行创作,到目前已经创作500多件,这些作品都在世界各地,也在中国大地上展示。
在去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时候,吴为山塑造的马克思雕像在德国展出,仪式上有150多家媒体去参观、去报道,这说明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得到世界的关注。此外,他创作的老子、孔子、杜甫、李白等等这些中华历史人物的雕像,在世界许多国家矗立,矗立的地方还被命名为“中国花园”“中国广场”。
吴为山表示,这些人物饱含着中国文化精神,他们的脸上刻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沧桑,也表现出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最优良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所以这些作品是受到世界欢迎的。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吴为山说。
赖明委员:新时代委员履职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表示,十三届政协以来,政协履职有很多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做“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继承与改进创新有机结合”。
赖明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这样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凝聚力量,团结奋斗。面对新形势,新一届全国政协和汪洋主席提出,人民政协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赖明认为,委员的履职要紧扣双向发力,特别是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做好双向发力,必须要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说,频频曝光的祁连山秦岭别墅这些环境破坏问题,其实表明一些地方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是没有领会透的。另外,也有些地方出现了为保护而保护,一关了之、一禁了之的现象。怎样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面既是科学问题,也是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长远来认真、深刻地领会总书记的“两山”理论。
第二,要做好释疑增信。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而有的地方认为,不搞大开发就是不要大的发展。可以想一想,在这样一个覆盖全国11个省、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都占到全国40%左右的地区不能很好地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与基层的干部群众一起交流,与他们一起学习理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要义,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追求高质量发展。
第三,要凝聚人心。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具有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特点,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人民政协正确发声,可以很好地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比如前几年九三学社一位委员杨佳作了一个叫“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的大会发言,以及另一位委员潘建伟作了一个叫“敢于担当,从我做起,为建设科技强国建功立业”的发言等,这些大会发言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霍启刚委员: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记者会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在分享他履职的故事时表示,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作为委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
首先,作为新委员,今年是霍启刚踏入政协舞台的第二年,他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上升和学习的空间。“我很相信一点,你要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自我提升非常重要。”平时,霍启刚除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还出席委员培训,去考察调研,出席双周座谈会等等,这让他对国家整体的发展布局策略有了更完善、更整体的理解。他认为有了全面的理解才能发挥自己独有的作用。
其次,霍启刚也是港澳委员之一,作为港澳委员要发挥自己双重的积极作用。在港澳尤其是青年界别的工作,他一直在做。非常希望青年人加深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的理解。
第三,霍启刚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去年他有幸随港澳台侨委员会去土耳其、德国和卢森堡做考察。这次活动让他真心难忘。去之前不理解去那儿该做什么,但是去了就明白了。“其实我们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协,做桥梁的角色,送上祖国的问候,说说我们国家的情况,还有未来发展的一些故事。”霍启刚说。
此外,在谈到体育时,霍启刚表示,体育是他的使命,一定要薪火相传下去,做到全民体育、全民参与、全民健康。可以推动中国有更多的自己的体育IP品牌。其次必须做更多的“体育+”的概念,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科技等,在这方面集思广益,把中国的体育联结,让世界体育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