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脱贫“路线图”
近年来,“脱贫攻坚”是全国两会最热词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翻看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这样的年度千万减贫计划年年有。
这些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越来越细,方向也越来越明确。比如,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地方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2015年指向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2016年要求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2017年着重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2018年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在2月20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表示,我国已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以上减贫任务:2013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减少1232万人;2015年,减少1442万人;2016年,减少1240万人;2017年,减少1289万;2018年,减少1386万人。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这一衡量贫困程度的重要指标从2012年的10.2%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欧青平透露,国务院常务会已经明确,2019年的减贫目标还是要完成1000万以上的减贫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脱贫攻坚要在2020年之前解决我国现有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所有的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
“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
时间追溯到7年前,2012年12月29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0多天的习近平同志赶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河北省阜平县。这也是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站。
聂荣臻“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遗训犹在耳畔,改革元勋项南曾先后8次前来扶贫,作为太行深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阜平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这个全山区县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基础设施弱、产业水平低等因素制约了阜平的发展。事实上,类似阜平这样的贫困地区全国还有很多。1.22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村水平的六成,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6个百分点。
彼时,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8年时间。
“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以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起点,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会上,中西部22个省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党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五级书记抓扶贫”成为中国特色,更是中国的决心。
在这一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简称《决定》)通过,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从总体目标、基本方略、政策举措、组织保障四个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2016年国务院编制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简称《规划》),细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明确了产业发展扶贫、就业脱贫、异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根据上述《决定》和《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12个配套文件,各部门出台173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举措……
另外,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针对贫困退出问题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的退出标准和程序。
至此,以《决定》为中心,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政策内容得到了不断完善。
脱贫摘帽的“硬杠杠”
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3%,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群众认可度高于90%,每一项都有硬指标,是决定贫困县能否摘帽的“硬杠杠”。
上述“三率一度”是专项评估检查的主要指标,哪一项不合格,贫困县都不会被批准退出。
2017年2月26日,江西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一个月后,河南兰考也宣布摘下贫困的帽子。除此之外,这一年,国务院扶贫办还公布了26个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这是1986年国家设定贫困县31年来,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
凉山彝区是影响四川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落实精准脱贫要求,出台标本兼治的34条特殊支持政策,选派5700余名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进行综合帮扶。
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及省内对口帮扶……四川彝区藏区45个深度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116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36.4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还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
把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统筹起来,把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位于秦巴山区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姚家乡银溪村,通过蘑菇、木耳等产业已脱贫,但第一书记李增强仍不愿回县里工作。“我在想如何发展旅游产业,真正让乡村振兴起来。”李增强说,这也是防止返贫的办法。
位于岷江上游干热河谷的四川阿坝州茂县,土地多呈碎片化。近年来,茂县选派农技人员深入全县贫困村,结对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全县6万亩青脆李已成为村民的“摇钱树”。2018年,茂县成功脱贫摘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安兰说:“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群众就像绣羌绣一样,在河谷山坡上绣出了特色果业致富图。”
如今,在四川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不少贫困村已摆脱贫困。2018年四川省30个计划摘帽贫困县迎来“终极大考”。据悉,贫困县退出的实地评估检查环节于2019年2月20日启动,3月10日前完成。
自从2016年我国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后,贫困县若想摘帽,必须通过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专项评估检查。但是从2018年开始,该检查正式交由各省负总责,这是贫困县退出方式的重大调整。
根据安排,评估检查结束后,各县专项评估检查结果经审核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无异议的,按程序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省政府审定并批准退出,并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
“省里检查验收完以后,中央还要抽查20%的县,对于抽查不合格的,省里是要承担责任的。”欧青平表示,这也是对脱贫质量的严格把关。
另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还要求,2020年和2021年,要组织对832个贫困县进行普查,重点也是对贫困人口的退出质量和贫困县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普查,这都是确保贫困县严格退出的举措。
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战役越往后,难度越大。
2018年10月,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把脱贫攻坚作为主题,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这次专项巡视是针对13个中央单位包括11个国务院部门和2个金融机构,还有13个省区市开展的专项巡视,也是中央首次对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巡视。
15个巡视组已经全部向26个单位反馈了巡视意见,特别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这也是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四个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座谈会上,总书记表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为了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各地按照一定标准,确定深度贫困地区。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成为中央统筹重点支持地区,此外,中西部地区确定了169个深度贫困县。
2018年,“三区三州”所涉及的6个省都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确定了非常详尽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如何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地区?中央26个部门出台了27项政策性文件。2018年,中央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亿元用于深度贫困,占了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资金的60%。同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
经过一年的努力,“三区三州”贫困人口共减少了134万,贫困发生率下降了6.4个百分点,降幅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快了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三区三州”外还有169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也大幅减少,共有460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也大幅下降。
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2019年1月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门在四川凉山召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作了重要讲话。2019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2月13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广西河池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点就“三区三州”外169个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作出部署和安排,特别强调要强化工作指导和责任落实。
并且,中央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指导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欧青平表示,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依然难度很大。下一步,要积极推动各地落实“三区三州”各项政策举措,同时加大对“三区三州”外169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对所有的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进行跟踪、监测、评估,继续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