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法学会积极组建法学会志愿者协会

    本报讯(宁研) 南京市六合区法学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六合区法学会志愿者乡村法律服务站,并组建了法学会志愿者协会,日前受到市平安志愿者协会的表彰。

    职能定位明确。坚持立足区级法学会工作职能,结合地域特点,充分发挥优势,在村(社区)建立“法学会志愿者乡村服务站”基础上,成立法学会志愿者协会。法学会志愿者协会主要贯彻“发挥法律服务桥梁纽带作用,为乡村振兴践行善治之路服务站宗旨”和积极指导村(居)民开展“自治、法治、德治”活动、积极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努力为群众提供最便捷的法律服务的工作目标,在增强全民宪法意识的同时,满足村(社区)干部在带领村(居)民实现依法自治中对法治和法律知识的需求和群众对法律咨询服务、纠纷化解的及时需要。

    队伍素质过硬。为建立一支高效的法学会志愿者协会队伍,区法学会采取相关单位集中报名、个人自愿方式进行登记。建议政法各部门的员额制法官、员额制检察官、公安干警和律师等青年法学会会员中采取自愿报名加入的形式选派会员,并规定了下限人数。各街镇、村(社区)动员在职的司法所、村(社区)党员干部和老党员、老教师、老村(社区)干部积极参加法学会志愿者协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聘请5名专业教授加强法学会志愿者协会的理论指导力量。目前,六合区法学会志愿者协会有政法各部门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和高等院校的法律专家共86名会员。

    职责分工明确。在村(社区)法学会志愿者乡村服务站建立了基层法律服务微信群的基础上,建立了“六合区法学会志愿者协会”微信群,形成了区法学会、法学会志愿者协会和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三级微信服务平台,各级、各类志愿者分工明确,在宣传法学会成功经验的同时,重点指导乡村治理和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