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五五改革纲要”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2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简称五五改革纲要),并同步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白皮书。

    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介绍,2018年是“四五改革纲要”的收官之年。截至2018年底,纲要确定的65项改革举措都已全面推开,涉及改革文件256件、重大改革试点24项,11项改革成果已转化为法律规定。

    而新的“五五改革纲要”由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三大板块组成,其中,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组织实施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科学周密部署、加强舆论引导等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包含10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通过科学构建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服务和保障大局制度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等10大体系,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李少平表示,从纲要发布之日起,努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据悉,落实工作通过“统筹规划;试点推进;评估问效”三个方面推进。首先“五五改革纲要”确定的65项改革举措分解为160多项改革任务,进行项目式、台账式管理。每项任务都明确牵头单位、责任人员、主要内容、时间节点和成果形式;其次将逐项梳理需要开展试点的举措,涉及立法调整的及时向立法机关申请授权,可以自行开展的抓紧科学周密部署;另外也进一步完善评估办法,坚决不搞机械式、过场式督察检查,坚决防止将简单转发照搬上级文件作为落实举措。

    据了解,2018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2800万件,审结、执结2516.8万件,同比上年分别上升8.8%10.6%。针对案件数量呈递增态势,“五五改革纲要”中为解决人案矛盾制定了六项措施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