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社会各界代表与张军畅谈检察工作

    2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快递小哥、网络大V、医护人员、环境公益诉讼受益村民、检察机关的涉案当事人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17位代表,走进最高检机关,与最高检检察长张军等最高检领导一起共同畅谈检察工作。这是2019年全国两会前最高检第四次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就《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邀请代表如此广泛,也是第一次。

    曾荣获2011微博影响力公务员等称号的网络大V、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杜少中,提建议时说,“报告通俗好还是专业好?我觉得要兼顾,应该是坚持专业、兼顾通俗。宣传就是解读‘官话’,官样的话不能说,官方的话得说。”

    杜少中在发言中说,他之前不认识最高检的人,能把他找来,说明最高检非常注重民意。他认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非常大,头开得非常好。同时建议,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在推动新的立法中,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自创“老曹体”收送件短信、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快递员曹中希在与张军谈话中表示,虽然他现在已是圆通速递北京分公司北师大片区的业务经理,但由于春节期间人手少,他也要送快递,“不干没饭吃”。张军说,“我们这些当检察长的都要跟你学,当了领导也要办案。”

    来自中国交通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投资事业部的王彪,曾是检察机关的涉案当事人,因拆迁纠纷相关案件上访过,最终在北京市检察院的监督下申诉成功。他结合自己的信访经历和面临的现实问题谈到,希望司法机关对特殊案件和特殊群体,在办案中和办案后,多听听他们的建议、多看看他们的生活。

    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的崔春宁说,“检察建议很管用,检察院出面很管用!”他介绍说,永定河流经雁翅镇30多公里,以前在河道边甚至河道中肆意乱倒乱堆垃圾的现象很严重,有一个村存了2万多吨垃圾,占地两千多平方米。镇里反映给门头沟区检察院后,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解决了。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洁表示,法治建设需要法律语言。检察机关能够把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放进工作报告的修改环节,体现了国家法治文明的进步。她从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搭配等方面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体建议。

    中国社科院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禾说:“公开是法治的基础。”她建议,进一步推进检务公开,做到能够公开的都公开;加强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在线咨询功能;检务公开内容要多渠道向社会进行宣传。在防范社会风险方面,检察机关要多研究预先发挥作用,积极作为。

    北京二中政治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季亚利建议,今后多向社会介绍检察院的职能定位、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等,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帮助学生维权。他说,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学生权利维护不到位问题。课业负担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学生健康权,中学生都有压力下情绪抑郁,希望得到全社会重视。

    小微企业代表欧阳勇军建议,完善民营企业司法问题投诉平台,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工商联等的联系,加强业务指导,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法治引领、法律支持。

    来自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办事处的黄宇峰建议,12309实体大厅和网络大厅能够向基层延伸再延伸,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纳米”。

    腾讯云智慧行业产品部架构师赵彦卿建议,多用信息化手段,在检察办案中积极向科技要检力,广泛运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云平台、大数据,减轻检察官的负担和压力,真正让“数据多跑路”,“从一定意义上讲,解放检力就是服务百姓。”

    兰州石化公司的韩永忠在甘肃省庄浪县盘安镇颉崖村驻村帮扶,任帮扶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第一次走进最高检的他介绍了自己对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并提到了去年甘肃省检察院为庄浪县协调5500万元扶贫项目的事等。

    另外,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干部、微信公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的编辑王梦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的李毅,法制日报社校检科副科长李景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新闻部项飞,中国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等,就如何加强日常检察宣传、从群众视角讲好检察故事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看法,提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