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辅警”打通农村治安“最后一公里”
回乡路途中,汽车穿过隧道的次数越多,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我的家在湖南湘西永顺县盐井村,地处武陵山脉中段,被称为“张家界的后花园”。
春节期间,农村异常热闹,外乡务工的村民都回乡过年。在盐井村的微信群里,村主任田际海将一则招聘公告发在村微信群中,并称“村里快有警察了,优先录取本村的人”。
永顺县“一村一辅警”正在报名中,公告显示每个建制村(社区)公开招聘一名专职驻村(社区)辅警,共计303名。其中一个条件是“优先录用本村(社区)的复员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现任驻村兼职辅警、综治专干”。
2018年10月,湖南省“一村一辅警”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确定在2019年2月底前,全省2.3万多个建制村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专职驻村警务辅助人员,设置1个驻村警务室。
永顺县湘西州是人口大县,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共有54万人口。地形复杂,农村人口较多,一方面,治安状况复杂,发案率居高不下,治安风险防控任务重。另一方面,农村警力不足,需要一支连接乡和村的治安防控专业队伍。
湘西州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精准扶贫政策下,盐井村的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路、路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完善,盐井村村民的钱包也逐渐鼓了起来。然而治安问题仍然严峻,村里道德风气下滑,因生活小事引发的犯罪行为增多,治安问题仍然是村中的大问题。
作为村中学过法律的大学生,每次回家我都会被村民请去“咨询”,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纠纷、选举、婚姻、老人赡养、低保、债务等。我发现在村民咨询的问题中,对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不了解导致纠纷逐年增多。
此次回乡,我又发现因土地征收补偿款而出现的问题,如,“男女有别”的农村并不将女儿作为获得补偿款的对象。另外,村中陋习的改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如果村中发现打牌赌博现象,惩治的严厉措施则是取消扶贫资格等。
“还有谁要报名,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上报了。”负责盐井村综治工作的徐世彬在群里告知村民。要想当上村里的辅警还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除了上述优录条件外,辅警还要通过一定的考核培训才能上岗。
在外务工的徐万精跃跃欲试,但是他却有些犹豫:“是不是如果村里有人犯罪,让我逮捕本村的人我就要逮捕啊,以后同村的人会不会记恨我啊,可能会得罪人吧。”但是,对于村民彭新来说,他担心的是自己的文化水平,因为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他不符合。
“要是辅警到位了,将来报警就会更方便了,村里是不是就会更加安全?”今年71岁的老党员王本友问我。每逢过节,他家就会杀一头猪做腊肉,对于他来说,一到晚上就不敢出门,6年前,临过春节前挂在他家的腊肉被偷光,家中存放的数千元现金也被偷走。
村主任田际海也同样盼望着辅警能够在村中尽快上岗。如今盐井村的大小事务都由村委会管理,村中并无警务室,在解决纠纷、治理社会问题上仍然乏力。对此,田际海很无奈,村民都是熟人,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涉及纠纷的问题只能劝告,在治安管理上力量和专业性不足。
永顺县 “一村一辅警”的招聘公告显示,辅警的职责包括协助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协助开展治安巡逻、治安检查、视频巡查,协助对行业、场所、重点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协助盘查、查控、看管违法犯罪人员等。
“基层是熟人社会,辅警由本村的人担任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建设平安村落,原来有一些刑事案件,在村的辅警由于对村务熟悉,能够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永顺县公安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是称。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湖南省农村派出所专职辅警力量达到7297人,30%的建制村配备了驻村警务辅助人员。随着基层警力的持续增加和科技信息化的赋能提质,过去两年,湖南省刑事立案分别下降14.56%、17.53%。
永顺县公安局情报中心工作人员向邦国介绍,“一村一辅警”制度2016年在邵阳实施,2018年湖南省将该制度在全省推行,2019年湖南全省每个建制村都要配备一名辅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