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孟村法院执行干警扮商人抓“老赖”
本报讯(记者张君) “我真没有想到,你们会扮成买货人。”河北省孟村“老赖”王某对孟村法院的法官王建新说。随后,王某被从江苏押回河北。
原来,王某曾向于某借了17万元。还款日期到了之后,王某拒不还钱。后来,为了躲债,王某举家搬迁,从孟村消失。最终,孟村法院的执行人员扮成商人,与王某斗智斗勇,帮于某要回了欠款。
借款17万元不还被债主告上法庭
2017年5月28日,王某以做生意急需用钱为由,向于某借款17万元。王某当时承诺,借款利息为月息1分,还款日期为2017年8月30日。借款到期后,王某并未按照约定还钱。后来,于某多次催讨欠款,王某却一直没有还债,且态度非常恶劣。无奈之下,于某将王某告上了法庭,要求王某还钱。
孟村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于某借款本金17万元并支付利息。然而,法院的判决生效后,王某却并未主动履行义务。2018年3月,于某向孟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欠账人“妻子”拿出离婚证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王建新向王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此时,王某的“妻子”高某却拿出了离婚证和离婚协议书。
高某说,她与丈夫王某早已离婚,王某的借款与自己无关。高某强调,她和王某离婚时,王某的房屋和财产都归她了,希望法院以后不要再来打扰她。
王建新来到孟村民政局查询了王某的婚姻状况,发现王某与高某确实在王某借款之前离婚了。
王建新得知,高某虽然与王某离婚了,但是仍然赡养王某的父母。更让王建新感到疑惑的是,离婚后的高某仍以王某妻子的身份出席亲朋好友间的聚会。
王建新认为高某的行为不符合常理,于是对王某的财产状况展开了全面调查,但没有找到王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后来,王某、高某以及家人失去了踪影,彻底从孟村县消失了。案件只得暂时中止执行。
法官扮成商人“谈生意”
2018年10月,王建新接到于某打来的电话,得知了王某的去向。原来,王某在江苏以孩子的名义开了一间门市,专做法兰管件生意。王建新和执行人员立即赶往江苏。
为了避免出现“打草惊蛇”的情况,王建新决定让执行人员小丁出马。10月15日上午10时,小丁扮成要购买大量法兰和管件的客户,来到王某经营的门市。在与王某的交谈中,小丁将王某如何以正在上中学的儿子的名义开设门市、办理营业执照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小丁利用手机录音功能,将王某的话全部录下来,掌握了王某逃避执行的第一手证据。随后,小丁假借第二天过来交钱拉货的名义,与王某约定好了拉货的时间和地点。
10月16日一早,执行法官王建新带着执行人员,按时赶到了约定好的拉货地点,将王某成功堵在了其租借的仓库内。直到此时,王某才认出前一天与自己谈生意的客户是小丁假扮的。
在大量的证据与事实面前,王某不得不承认为了逃避法院的执行,他以正在上中学的儿子的名义开门市的事实。鉴于王某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行为情节严重,王建新决定将王某押回孟村法院处理。
最终,王某按照法院判决,还清了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