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书写新时代民主政治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单永昌 □马黎) 2018年,陕西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释放三秦儿女的无限活力,汇聚起新时代追赶超越的磅礴力量。
科学立法引领推动
2018年,陕西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各项工作创新。
这一年,着眼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健全社会建设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定化,陕西出台了一批“良法”,为“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3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一部地方性法规——《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规范和促进陕西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标志着该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为该省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营造“处处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提升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立法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充分听取各类企业意见,深入各类市场主体,为的就是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享受到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中不断发展。”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姜敏说。
2018年9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陕西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除了提高奖励标准,该《条例》还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在基本生活、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优待进行了补充完善和细化,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新风正气。
据了解,2018年,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地方性法规11部、通过7部,审查批准设区市法规18部。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以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的方式进行协商式监督,协助党委、政府部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是人民政协通过民主监督增进团结、凝心聚力的途径,也是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
过去1年,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聚焦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等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各项工作,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和工作,大量发生在基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疏通“堵点”、消除“痛点”,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
西安市西三环外,有一个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西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单位”三个荣誉于一身的和平村。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街道和平村的发展,就得益于其通过民主治村凝聚民心。近年来,和平村运用多媒体向群众逐项通报村里的经济运行发展情况,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户主代表大会,并将会议记录、民主决策等档案存入村档案室,村民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查询。
法治陕西步履铿锵
2018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政务公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司法责任制改革统领综合配套改革,遴选员额法官,调整完善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深入开展“七五”普法,举行全省“12·4”国家宪法日暨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座谈会;启动“法治惠民”工程,建成19733个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让“冰冷的法律条文”成为“温暖的法律服务”。
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法治陕西建设铿锵前行,不断书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