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华山民警“偷拳记”
去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山公安分局陆续有派出所所长、民警到外地公安机关跟班办案、执勤,这被称为“偷拳”的做法来自该分局实施的一个强警制度,这个制度影响并改变着每一个民警。
今年11月,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山公安分局赤松派出所民警吴晏以自己名字建了村民微信工作群,与辖区村民打得火热。这也是该分局第一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村民微信群。这个在城市里长大的“90后”青年能有这个创意,要归功于他的一次“偷拳”经历。
两个月前在金华市浦江县公安局的跟班办案,使吴晏取得了当地警方“驻村入户”做群众工作的“真经”。
与吴晏一样,从去年3月开始,金华山公安分局的民警、派出所所长陆续到外地公安机关跟班办案、执勤。这个被称为“偷拳”的做法来自金华山公安分局实施的一个强警制度,这个制度影响并改变着每一个民警,也使这个分局日新月异,生机盎然。
民警“点单”取经
2016年2月才成立的金华山公安分局,67名民警来自金华市公安局两个公安分局,年龄偏大民警和新民警占了近一半。
“新民警多、50岁以上民警多,整体素质包括业务素质都偏弱,而像吴晏这样占全局警力20%的新民警,更不同程度对警察职业认知存在偏差。”金华山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健告诉记者。
分局党委班子觉得,对全局民警素质“提速”迫在眉睫。2017年3月,金华山公安分局推出了“提素强能,固本强警”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以民警的工作“短板”需求为导向,以“点单制”的形式,让民警和各业务部门、派出所“点单”,分局“照单”培训。“缺”什么,“补”什么。
“我们几个所长在一起商量,想出去取经,最后决定去浦江县公安局,因为他们全县破案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我们想搞清楚为啥破案率这么高,有啥绝招。”金华山公安分局双龙派出所副所长胡康康告诉记者。
几个派出所长的“点单”,获得分局批准。许多民警也抓住这个机遇,纷纷“点单”要求去取经。吴晏是其中一位。
浙江警察学校毕业的吴晏已在赤松派出所当社区民警三年。一直在城市里长大的吴晏显然对如何在农村做好群众工作感到困惑。今年夏天在浦江县浦阳派出所跟班一个半月后,吴晏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浦江的社区警务理念,这其中既有自己丢失的,也有忽略的。
“这个理念就是首先要和社区老百姓‘熟起来’,‘熟’才能生巧。”吴晏告诉记者。
而罗店派出所刑侦民警曹凯在浦阳派出所取经的最大体会是民警侦办案件细、群众工作细。
“浦阳派出所民警对于老百姓的任何报警都认真对待,哪怕是老百姓的水桶被盗也会细心破案,每一起案件都耐心地去破。这正是浦江破案率高的原因。”曹凯告诉记者。
今年夏天到秋天,金华山公安分局共有6名民警去浦江县公安局取经,每个民警取经时间1个半月。
这些民警取经回来后,都要在全分局民警大会上做汇报。分局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汇总后借鉴落实。
“浦江县破案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控无死角,采取的是四个层面的落实监控布网。我们向分局建议后,分局已向区管委会书面建议在全区借鉴浦江经验。”胡康康告诉记者。
“偷拳”后的民警脑洞大开
“偷拳”回来后,负责14个村责任区的社区民警吴晏结合自己还要接处警、值班的工作特点,琢磨出了一个方法,动手建立村民微信群。他从村支书开始到各店面主、出租房东然后向所有村民延伸,加上他们的微信。
“得到了辖区群众的支持,我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只要我去村里走访,村民都很配合,有时候还会给我破案提供线索。”吴晏开心地说。
前不久,吴晏在接警处理辖区一老妇与一老翁的吵架纠纷时,了解到该纠纷已有20多年。吴晏看到该村妇家境困难,在加了村妇的微信后,经常嘘寒问暖。12月初,所里发棉被给吴晏,吴晏又买了大米和油连棉被一起送到村妇家。这个村妇再也没去找老翁吵闹。这起20多年的纠纷居然被这样化解了。
与吴晏同一个警校毕业的民警吴存峰是一名禁毒专干,在罗店派出所工作一年的他到浦江“偷拳”回来感到脑洞大开:“如何搞到线索,分析线索,固定证据,如何与异地相关部门合作,都学到了真货。”
短短一个多月,吴存峰就连破3起涉毒违法案件,这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偷拳”回来的曹凯自己感觉无论刑事还是治安办案能力都得到提升,尤其是如何办理赌博案件他已有一套“如何查、查得深、高质量”的做法。
胡康康是前往浦江县公安局“偷拳”的中层干部之一,虽然只有一周时间,但胡康康觉得受益匪浅,回来后就复制经验。
分局根据“偷拳”民警的汇总建议,在罗店派出所专设了分局执法管理室,对所有案件统一管理,并配有法制员监督,规范执法。
除了这次集中让民警去浦江取经,分局还根据民警的订单需求,选择合适的单位学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系毕业后在罗店派出所当民警的包凯晨对金融有浓厚的兴趣,他点单“反电信诈骗”学习,被安排到金华市公安局反欺诈中心学习。
“偷拳”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有了战果——破获了两起电信诈骗案件。一起是利用微信招嫖案件。另一起是离职的汽配销售经理仍冒充在岗,向老客户骗取订金。前者犯罪嫌疑人远在湖北,微信诈骗数十起。后者犯罪嫌疑人远在重庆,利用电话、微信诈骗国内多地客户作案20多起、数十万元。
这两起电信诈骗案的破获震动了金华山公安分局,这突破了该局此类案件零破案的纪录。“很有挑战性,与智能犯罪较量,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也很有成就感。”如今已是金华山公安分局侦办电信诈骗类案件专家型人才的包凯晨说。因工作突出,包凯晨近日被分局给予个人嘉奖。
该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吕健刚负责筹建分局新的指挥中心,自感力不从心,“点单”想出去取经。今年11月底,他被派到金华市婺城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学习。“虽然只有一周时间,但收获很大,学到了遇到重大警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情报信息的汇商机制以及应急联动机制,这些机制都将会复制在我们分局的指挥中心上。”吕健刚信心满满地说。
从去年3月至今,该分局陆续有12名民警到外地公安机关“偷拳”。这些民警回来后都受到重用,成为单位里的骨干。
“以前是要我干
现在是我要干”
让民警出去“偷拳”的同时,分局还邀请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公安业务专家能手,或者与相关部门结成共建合作关系,由合作部门根据业务知识的更新,结合分局工作实际,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授拳”,让全局民警从中汲取经验,快速提升业务能力。
这些警界专家、检察官、教授等,根据民警的“点单”,以“大讲堂”形式在分局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分局每年组织全体民警到浙江警察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培训,所有的课程都是通过“点单制”产生,提高民警全能和专长素质。
比如,分局根据各科所的要求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点单”,建立了一个机房库,购置了25台电脑,请来专家为民警培训信息化能力,使全分局民警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在12月中旬全市信息化比武中取得综合第四名,派出所系统操作综合成绩第一名,胡康康个人夺得派出所中层干部第一名。
罗店派出所所长冯斌对“点单制”后最大的感受是,原先一起行政案件报批要退一两次,现在均一次过关,民警办案的自信心大增,形成良性循环。今年夏天,冯斌也参加了去浦江的“偷拳”。
这些经验都被吸纳到《金华市公安局金华山分局执法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金华市公安局金华山分局民警违规记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中,执法追责制度化。
今年以来,金华山公安分局共有12名民警被问责。这在只有67名民警的该分局,比例不低。
“严管就是厚爱,从严治警也是提升民警素质。为了推动从严治警责任有效落实,我们坚持监督执纪工作‘零缺位’、纪律检查‘零缝隙’、执法执纪‘零容忍’、监督制约‘零距离’、宣传教育‘零死角’、履职尽责‘零懈怠’。对纪律的敬畏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点单制’能取得成效的关键。”金华山公安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国任告诉记者。
每天,金华山公安分局工作群中都能收到派出所发送的“一日三查”反馈信息。当天值班所领导早中晚三次将所里接处警、队伍管理及内部安全卫生、“最多跑一次”工作、基础工作、执法工作等情况发送到工作群中。
“最大的变化是民警集体荣誉感增强,队伍更有凝聚力,以前是要我干,现在是我要干。”冯斌说。
如今的金华山公安分局与日俱进,连续两年在全区年底考核中综合评分第一,2017年,分局被评为全省党的十九大安保先进单位,2018年,分局在金华市争创“平安金鼎”工作中被金华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并涌现了以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俞国建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
“‘点单制’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夯实了执法工作基础,办案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队伍风清气正,零违纪,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金华山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健向记者表示,“分局已建立完善‘点单制’长效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学习取经,培养出全能型和专家型相配套的公安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