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南通法学研究聚焦现实问题获点赞
本报讯(□苏发辉)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法学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司法体制改革、法治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法治研究,当好党委政府依法执政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在法治南通建设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用看得见的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点赞。
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出成果
南通市法学会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将法学研究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中来谋划。组织研究的《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南通法治对策研究》等课题,进入领导决策视野,得到市委领导批示。《关于全市行政争议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全国人大调研组重视,并最终推动了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在中国法学会和环保部等14家单位主办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评选中,南通市申报的事例荣获全国优秀创新事例。在今年纪念毛泽东枫桥经验题词55周年之际,他们撰写的《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生动样本——南通社会矛盾大调解的实践与思考》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学研究课题,在全国会议上交流。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他们坚持“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针对当前社会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今年,立项了以婚姻家庭问题为视角的“民转刑”案件实证、环境资源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信息时代的“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民间借贷新困境与破解路径之调查、加强民间资本运作监管等研究课题,通过实务研究解决了司法执法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在服务基层工作上见成效
南通市法学会组织会员深入基层一线,投身社会实践,既关注普遍热点问题,又研究个例难点,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他们针对乡村电瓶车摩托车驾驶员酒驾、海洋和长江非法捕捞、离婚纠纷处理中未成年人保护、环境污染税征收、新民法通则实施等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并形成智库咨询报告提交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今年以来,会员被省辖市以上立法、司法、执法机关采纳和县以上党政领导批示采纳的法学研究成果达16项,承担地市级以上单位组织的法学研究课题19个,法学研究成果形成人大代表议案或政协委员提案11个;两级法学会会员共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44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2篇,出版专著3本。近年来,先后有15篇论文分别在中国法治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十三届“长三角”法学论坛、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等论坛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