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药安全守护者郑光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药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今年35岁的郑光达是北京市公安局环境食品药品和旅游安全保卫总队食药支队民警,环食药旅总队青年突击队队长,他的工作就是针对食品药品类案件开展侦查打击,维护首都药品安全。
参与破案180余起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药安全”是郑光达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抓过用面粉加维生素做成“速效救心丸”的犯罪嫌疑人;和团队成功打掉多个以卖“印度仿制药”为名,实则小作坊内用工业原料生产、假冒“印度仿制药”的黑窝点;他不仅抓过灌装假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犯罪嫌疑人,还捣毁过用整条自动化流水线生产销售十几元钱一瓶的假牛栏山二锅头的工厂。
身高1.9米的郑光达在散打和篮球两项运动上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当过特警,干过经侦。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5次,2008年、2009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北京市优秀团干部”称号。2011年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创新”三等奖。
2017年1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环境食品药品和旅游安全保卫总队正式揭牌成立,专门打击环境、食品药品和旅游领域的违法犯罪,对郑光达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对违法犯罪特有的敏感,参与了大量案件的侦破工作。
自总队成立以来,郑光达参与破案180余起,刑事拘留260余人,查处各类假药案件的药品种类130余种,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人民币。在今年开展的打击制售假酒专项行动中,他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多起案件的侦破工作中都有突出贡献。目前,专项行动工作涉及全国多省市,涉案金额已达到4亿余元人民币,刑事拘留80余人。
当街抓获抢劫犯
无论何时,面对危险冲锋在前,已成为郑光达的人生信条。
2016年12月15日,休假中的郑光达独自驾车行驶在路上,突然看到街对面一对男女正在相互撕扯。职业的敏感让他当即停车,当看到男子举拳猛击女子头部的时候,身着便装的他丝毫没有犹豫,冲下车奔过去。
“其实我冲过去的时候并不确定发生了什么,但是当那名男子发现我之后转身就跑,并作出向四周扔钱的动作时,我一下明白了,他在‘甩赃’。”在初步确认该男子为抢劫嫌疑人之后,郑光达全然不顾右腿上还有两根钢钉的腿疾,猛跑上前追上男子,单手抓住对方手腕将其放倒。
“放开我,不然我弄死你!”面对歹徒的威胁,他没有退却,而是死死地将其控制,并让围观群众帮助拨打110,呼叫警力支援。
除了超强的执行力,郑光达让同事们心悦诚服的还有他的自学能力。在侦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顺利完成打击犯罪的执法办案工作。
无论平时工作有多忙,郑光达总会抽出时间学习,加强政治理论、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的学习。
为了解最前沿的违法犯罪形式,他总在报刊杂志上收集资料,结合打击工作经验,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并分享给同事和队员。他还积极总结经验和技战术,独立撰写了《新形势下打击假药案件的思考与应对》《“回收药”对外销售的危害及预防》等调研性文章,为打击涉及假药犯罪工作的全面性开展提出了新思路。
在同事们看来,郑光达身上还有超
越自身年龄的老成与稳重,面对荣誉与赞扬,他总是很腼腆地笑,觉得自己只是干了分内事。可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郑光达身上有一道温暖的光芒。“我最享受的是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打赢每一场食品药品安全保卫战,都是为了还百姓一份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