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职业能力建设之路

  本报讯(记者孙梦凡)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奇迹,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中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之路进行回顾。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推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

  40年里,我国不断完善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多个重要政策措施不断出炉;技工教育的实力不断增强,不断颠覆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各级政府部门对职业技能竞赛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全社会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不断壮大,覆盖范围不断扩展,教育培训质量逐步提升。

  其中,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完善。1994年,《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6年,《职业教育法》对政府机构、教育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举办职业培训的义务和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并对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就业促进法》对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展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对职业培训等方面也作了明确规定。

  2011年以来,我国组团参加了4界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20金、15银、15铜和41个优胜奖。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以15金、7银、8铜、12个优胜奖的成绩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荣获参赛选手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大奖。同年,上海市成功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将紧扣时代脉搏,继续顺应人民期望,再次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