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法学界研讨中美贸易摩擦与国际经济法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12月8日,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举办研讨会,深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与国际经济法”。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承办。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小勇教授在作《中美贸易战的法律问题及建议》主旨报告中分析了贸易争端与贸易战的区别,确定了中美之间正式形成贸易战的时间点,指出贸易战的根源在于WTO规则供给不足,凸显了价值链延伸的冲突、自由市场经济与中国模式“有效政府+竞争性市场”的冲突,以及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的冲突,进而提出了中国应对的策略。
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翁国民教授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市场经济问题》主旨报告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深入阐述中国发展经验,指出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应当如何处理,深入探讨了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并回顾了中国贸易发展五个进程,中美贸易摩擦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应当走好自己的路,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破局方法。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黄伟锋从中美贸易战对浙江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谈起,提出了应对的策略。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嘉分析了目前兼并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深化最多跑一次,减少不必要的手续文件,以及理顺国内机制、确保法律法规政策落地等具体建议。
与会者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从实务角度分享了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