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坪山” 推进安全发展

打造“智慧坪山” 推进安全发展

——深圳市坪山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系列报道之五

   

    □本社记者 池泽梅 □魏泉

    □通讯员 钟远平 杨冶 李燕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智慧城市如何建设,如何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让市民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同时便利职能部门开展工作,业已成为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采访中,记者获悉,深圳市坪山区在倾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正紧紧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之契机,努力夯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坪山基石。

  如何提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坪山区选准加快建设一流智慧城区作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治理城市病。今年年初的《坪山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编制公共基站规划,加快云基站建设……集中推进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实景三维等核心平台建设,打造“平台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治理体系。这无疑为智慧城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智治”路径——深度拥抱互联网,让坪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扎实有力。

  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两年来,坪山区旨在打造“智慧坪山”,在着力推进安全发展的坪山实践上做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为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力度,凝聚合力,坪山区自主创新构建了1+6+N”智慧城市指挥运行体系。“1”,即整合原区智慧社会服务中心、区应急办、区信息化办成立由区委副书记兼任单位一把手的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作为新的区级网格化管理机构,负责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考核。“6”,即在6个街道成立相应的指挥分中心,由街道副书记兼任负责人,作为街道网格化管理机构,按属地管理原则承担具体网格管理工作。“N,即纳入网格化管理工作事项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专业网格划分,对本部门纳入网格化管理的业务组织培训及考核。将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12345民生诉求热线、12319城市管理热线等与群众联系较为密切的业务以及值班应急热线纳入统一平台管理,优化事件处置流程,提高处置效率。

  经过两年来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坪山区委以“网格化”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充分利用街道分设、成立行政区、机构改革等契机,突出小政府、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优势,摸索出一条具有坪山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助力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坪山模式”的打造。

  坪山区将“互联网+”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引擎,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与手段,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天在看”。2017年以来,坪山区委政法委加快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动态跟踪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科学化。“‘雪亮工程’是新时代的民生工程。”坪山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这些年,坪山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老百姓需要什么,坪山就建设什么。特别是在推进“一中心两化”方面,坪山区按国家标准升级改造各街道综治中心,现已全部投入实体化运作。依托“感知坪山”视频共享管理信息平台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推广应用省综治信息系统,实现全区全覆盖。加快综治网格与基础网格全面对接。雪亮工程体系现已拥有一、二类高清监控视频资源点8228路,人脸识别监控30路,拥有三类监控资源点3万个。除此之外,坪山区将消防管理纳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内容,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消防远程、自动监控系统,提升火患的智能排查、自动预警能力,实现被动消防向主动消防、汗水消防向智慧消防转变。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安防水平,为坪山构筑起无形的平安“防护墙”。

  坪山区通过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方式,使得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整合了数字城管、综治网格、安监等事件分拨系统,以及热线电话、政府邮箱、微信@坪山”、微博等全区所有民生诉求渠道,打造了集民生诉求、巡查上报、事件分拨、业务协同、网格员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统计分析、决策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区统一事件分拨处置平台——智慧管理指挥平台,201821日新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原有的各个分拨系统当天全部下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中受理、统一分拨、闭环运转、实时同步、全程监督”。坪山区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社会治理“一张网”,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本实现“信息采集得上、事件交办得了、部门联动得起、服务覆盖得全”的要求,有效破解“看得见、管不了”和“管得了、看不见”的难题。此举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坪山元素,打造创新运用“枫桥经验”的标杆工程。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热议的话题,坪山区提供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践样本。“我昨天在@坪山栏目反映了公园有一些路灯不亮的问题,从问题受理开始,我可以全流程跟踪,实时掌握事件处理情况,一直到路灯修好,案件办结,还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跟我反馈处理情况。真的没想到坪山的城区智慧化已经做得这么好了,太出乎意料了。”坪山市民李先生连连发出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坪山区今年在依托“智慧坪山”,推进安全稳定方面频频“亮剑”:今年9月,坪山区已在全区各街道、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0个人民调解室安装在线司法确认系统,实现区“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与坪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调解室远程视频对接,实时进行线上司法确认。成立“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是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司法局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该工作室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使案件当事人、法院、调解员三方进行“零距离”沟通,简便、快速地将调解与司法相衔接,为当事人完成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针对以往信访事项多头受理、重复交办、转送办理脱节及信访问题在系统内部空转得不到实质性解决等问题,坪山区委政法委还积极打造“信访4.0”平台,对信访工作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实现内部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及对外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了信访内部业务工作办理效率。

  两年来,坪山区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应用,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持续擦亮坪山品牌:目前,坪山区已率先成为广东省首获国家信用中心授权关联接口的行政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坪山信用网”已上线试运行,累计归集执法处罚数据涉及单位16家累计2802条,“双公示”数据42万余条,商事查询数据60万余条。今年10月,由坪山区申报的“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项目,荣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成为深圳市首个获此殊荣区级项目。通过不懈的努力,坪山区委政法委不断强化公民诚信守法行动自觉,营造诚实守信法治营商环境,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深圳市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贡献智慧力量。

  坪山区在围绕“互联网+”矛盾化解、公共安全、执法司法、公共服务、基层自治、网格管理等重点领域,在建设模式、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上积极探索,释放了“互联网+”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动力。采访中,坪山区委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该区已经逐步在规划思路、建设模式、成果运用等方面摸索出一条具有坪山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路。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坪山区政法机关将着力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设,积极应对新挑战,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智慧坪山、法治坪山建设,努力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科技手段的运用为坪山区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和特区发展第三极“法治高地”提供了强大支撑。一个全面开花、出新出彩的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坪山样板”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