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减负”打出组合拳

教育部:“减负”打出组合拳

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12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基础教育有关热点、难点工作进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为推进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综合治理,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减负的措施,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协同推进减负工作合力。

  吕玉刚介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年来,教育部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清理规范竞赛活动、推动落实课后服务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加强与市场监管、民政、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改革。

  据介绍,近期,为推动各地加快治理整改校外培训机构的进度,教育部指导各地健全教育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跨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对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还建立了国家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目前已经上线,将陆续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

  吕玉刚说,截至12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教育部还通报称,为减轻中小学生参加社会竞赛活动造成的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的清理认定工作,要求资质必须符合条件,数量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坚持公益性,竞赛活动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同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吕玉刚说,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切实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安全隐患、无证无照、超标超前教学等突出问题,确保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改工作。同时,还要通过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克服“剧场效应”,完善政府教育评价等途径,深化综合施策,用好组合拳,经过一段时间持续改革发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