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推出6项便民举措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
本报讯(记者汤瑜) 11月29日,公安部对外发布施行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6项措施,涉及简化企业开办程序、压缩开办时间,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减免企业办事证明材料,建立企业内部安全随访制,为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提供便利服务,优化户政管理服务等事项,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
特别是针对群众服务方面,此次新措施提出,居民身份证相片将实行“多拍优选”。群众如果对拍摄的居民身份证相片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拍照3次,从中优选满意相片。同时,办理过居民身份证的群众,2年内再次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时,可以使用原相片信息办理。此外,在证件有效期满前3个月,各地公安机关还将通过“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微信等“互联网+”渠道以及电信短信平台等方式,提醒群众及时换领新证,尽量避免因证件已过有效期影响正常使用的实际问题。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6项措施,是公安部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的,是为切实解决好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不方便等问题,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改革力度大、涉及范围广、问题针对性强、便利程度高,体现了“放管服”改革要刀口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贯彻了“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部在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领域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
今年,公安部又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等系列便利举措,公布了简捷快办、网上通办、就近可办等20项交通管理改革措施。
据了解,下一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将继续围绕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等关键领域,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新需求、新期待,加大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