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永远在路上——年轻司法干警王富强的普法历程
面对看似枯燥乏味的普法工作,他把责任和兴趣完美融合,让工作呈现另外一番景象。对他来说,5年,并不是一个小结,而是下一段普法工作的开始……
□本社记者 张晓娜
□通讯员 杨建国 徐晓玉
王富强对普法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诠释。
他常说,普法宣传就像炒菜做饭,我们普法人就是厨师,不同的法律法规好比形色各异的食材,“法律大集”、微电影、讲课等宣传手段是炒菜的煎炒烹炸,针对不同顾客要炒出完美佳肴,让每一位普法对象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只要顾客有需要,我们就会坚持做下去,普法宣传永远在路上!
这就是王富强,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司法局绥滨农场司法分局副主任科员,2013年入职,至今已在司法战线上工作5年。谈及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司法岗位时,他会面带微笑地说,因为自己本科专业学的是法律,觉得法律知识很有用,如果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讲给别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从此司法工作开启了他的普法宣传之路。
普法宣传另辟蹊径
王富强说,他自己是“法律大集”锻炼出来不一样的“小摊贩”。
按照年初普法工作计划,每月17日是农场“法律大集”日,这一天王富强总要认真穿戴好制服,带上传单、条幅来到农贸大集开展普法宣传。他经常开玩笑调侃自己:“我现在也算资深‘小摊贩’,只是我卖的‘货物’是法律服务,哪怕有一次宣传起到作用,我们的工作也是有价值的。”
王富强记得很清楚,2017年5月份的“法律大集”,重点宣传“预防电信诈骗”,共有公安、电信、法院等多个部门联合宣传。
在发放讲解传单过程中,王富强发现,一位老大娘听得特别认真,还不时提出疑问,他第一感觉就是这位大娘可能遇到了麻烦,但是很多关键问题她又说不清楚,只是说通过电话购买了些保健品,钱还没少花。考虑大集上人多嘈杂,王富强把大娘的电话记下来,当天下午约大娘到单位见面。见面后经过详细询问后得知,这位大娘有高血压综合征病史,曾去外地医院治疗,血压稳定后回家休养。不久前有陌生电话自称是该医院康复中心,说最近医院进了一款新药,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显著,这位大娘心动了,就先汇过去2000元。后续大娘反映,药物效果不好,对方称一是吃的时间短,二是没有配合辅助药物治疗,需要大娘继续打钱买药。大娘在犹豫期间,碰巧去赶集时遇见普法宣传,听到讲解员宣传讲解,感觉自己被骗了。经初步分析,这是一起利用当事人基本信息进行诈骗案件,随后王富强电话沟通大娘曾就诊的医院,确定该医院不存在康复中心,及时阻止了大娘继续被骗。
就这样寒来暑往,经多年努力,“法律大集”宣传已经成为农贸市场一道独特风景线,普法宣传逐渐被百姓理解和熟知,王富强心中不由得升起自豪感和责任感。
普法宣传接地气
在王富强看来,普法内容要结合社会发展、百姓需要,这样的普法才有灵魂。如何让普法宣传内容紧跟社会矛盾热点、难点,就要着眼于百姓生产、生活需要,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正当权利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绥滨农场是一个拥有55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场,一到农忙季节,外来涌入的务工人员多达上千余人。如何利用有效手段维护雇佣双方的正当利益,成为司法工作的重点。
为了能将“法律直通车”普法宣传直接送到家,王富强带着普法工作人员每天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面对面地向雇佣双方讲解《合同法》等劳务法律法规。
“起初到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有种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感觉,太尴尬了!”王富强回忆。一次去水稻种植大户李某家进行劳务用工合同方面的普法宣传,在听明白工作人员来意后,种植户和雇工都觉得合同签得多余,尤其是一个外省来的雇工人员何某,说自己打工也去了不少地方,没签过什么劳务合同。面对劳务双方不理解,王富强和同事还是详细询问、记录相关劳务用工合同信息,双方很不耐烦地签了合同。
两个月后,雇工何某找到司法所,说和雇主产生了纠纷,自己老家有急事,需要提前回家,但是雇主不给结算工钱,合同也被他弄丢了,王富强找到了备份合同,约定劳务双方第二日来进行司法调解,后在司法调解下,依照合同双方化解了纠纷。何某得到薪酬激动地握着王富强的手不停地说:“感谢你们,帮我要回了钱!”
这一次的事件,让王富强和普法工作人员深深地明白,不管基层普法这条路如何艰难,都要坚定地走下去,让法律公正切切实实地维护职工群众的正当权益。
普法传递公平正义
“普法宣传永远都要走在司法工作的最前面。”在司法战线工作5年,王富强已经数十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百余堂普法讲座,数千张《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单,换来的是劳动合同签订率逐年提高,劳务纠纷大幅下降,农场用工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为了能让法律法规内容浅显易懂,形式丰富地展现,王富强自学课件制作,建立微信普法平台,编写法治小品脚本,微电影剧本,并积极参与编排和拍摄。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有法律需要的人,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有法律咨询的,他都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第一时间予以正确回复。王富强说:“每次解答都是一次普法过程,一种传递公平正义的过程。”
5年时间里,王富强已经成长为一名基层司法骨干,不管是普法宣传、法律服务,还是复杂的人民调解工作都能独当一面。谈到这里,王富强非常感谢他初到绥滨司法分局时,老所长对初出茅庐的他说的一席话:“咱们所人少事儿杂,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多,所以日常工作要耐得住性子,不能急躁,更要弯下腰接地气,要不老百姓才不会听你长篇大论。”老所长的话,王富强一直铭记在心,这些年里,他也是这么做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年的普法路,在别人看来是枯燥而乏味,但是王富强却说,当你把责任和兴趣完美融合,工作就是另外一番景象。5年,并不是一个小结,而是下一段普法工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