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提升城市安全感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提升城市安全感

台州:运用“互联网+”化解基层纠纷

    在浙江台州的社会综合治理中,以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治理创新机制得到广泛运用,“全科网络”“阳光厨房”……筑起了城市安全的一道道防线。

 

  以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综合治理实践的创新发展。

  在浙江台州,“全科网格”建设、“阳光厨房”可视化监控、出租房“旅馆式”管理……以互联网技术支撑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正在这里开花结果,大量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中。

“全科网格”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台州市路桥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改革开放先行区,每天人流、物流、资金流驱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201611月以来,路桥区整合优化原先的网格,建立起一支622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将安监、消防、食品安全、环保等职能融入网格,使社会治理的触角向基层延伸。

  今年76日早晨,路桥区新桥镇新桥居专职网格员管保才正在集市巡查,突然听到前方一阵吵闹声,南街桥边的一片空地围了一圈村民,他挤进去一看,一名男子拿着大喇叭一直吹嘘“养生壶”,“平时喝的水里有漂白剂、重金属,这些都对身体有害,我们公司研发的这个水壶,水煮开后会变红色,是对身体有益的碱性水,老人喝了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没病的喝了能养生,特价288元……”围观群众中有几人也积极附和男子宣传,许多不明真相的老人听了托的话后,开始争先恐后抢购。

  管保才上网搜索发现并无此水壶的品牌信息,他断定这是一个高价出售的低端三无产品。他当即拍摄将事件上报至“平安通”和微信群,并联合周围部分理智群众告诫附近村民真相,劝解老年人不要购买。这时,诈骗团伙的一员发现网格员正在拍摄照片,准备收拾产品逃跑,管保才立即佯装成顾客,与他们周旋。镇政法办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随后,民警赶到现场查问,这是一个以销售“养生壶”为名的涉嫌诈骗团伙,本打算在老百姓回过神退货前溜之大吉,却被网格员识破,涉案人员被悉数抓获。

  金清镇勤劳村专职网格员沈亨卿通过“平安通”录入的信息,帮助民警抓获一名逃犯;新桥镇新桥居专职网格员管霖富发现某非法熟食加工点后迅速上报,派出所、市场监管部门随即联合查处……这些由网格员及时捕捉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送抵相关部门,及时消除隐患,守护一方平安。

  目前, 路桥区活跃着622名专职网格员。每日走访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服务民生,调解矛盾纠纷、排查治安及安全隐患……他们像遍布城乡的“移动探头”,把基层情况及时传递给党委政府,为当地筑牢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了解到,路桥区因地制宜将全区网格优化调整为622个,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将原先分散职责集于一身。

  路桥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金晖表示,与之前条线各自设置网格、部门各自为战不同,现在的网格真正体现了“全科”。为合理划分网格,区综治办商请安监、市场监管、消防、环保等部门共同确定,其他单位不得再另行划分网格。优化后,全区网格从原来的1700多个调整为目前的622个。每个网格均配备网格指导员、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名兼职网格员。整合基层各类协辅人员队伍,当地乡镇(街道)统筹调配到网格担任专职网格员,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

  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全科网格”不仅提升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获得感,还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阳光厨房”保障舌尖安全

  1025日晚上6点多,在台州市椒江区海门“渔家乐”广场的金色渔港餐馆的大厅里,“阳光厨房”摄像头展示区的大屏幕上,后厨洗碗间、洗菜间、生菜间的情况一目了然。

  2014年开始,食客们边看后厨监控视频边享受美味佳肴,已成为海门“渔家乐”广场的一大亮点。每家餐饮单位的凉菜间、洗菜间、消毒间、切配间、烹饪间等厨房关键岗位都安装了电子探头,操作现场的图像直接传送到大厅以及户外的LED屏幕上,让消费者能实时看到。

  不仅在餐饮企业,一些学校也开设了“阳光食堂”。各类食材在后厨从清洗、烹饪到备菜的所有操作流程,都呈现在宽大的电视屏幕上,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实时监督。

  此外,在养老机构也投建了“阳光厨房”,建设中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些养老机构在卫生、操作,以及人员管理培训上都进行了现场指导,明确清洗、消毒、加工等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

  目前,在椒江,老百姓对餐饮卫生似乎没有太多顾虑,因为即使进不了后厨,仍能通过视频监控清楚看到大厨们加工制作食品的全过程。不仅如此,农贸市场、药店,甚至于保健品推销员常去的酒店、宾馆等“会销”场地,如今也被摄像头实时记录下来,方便主管部门远程监管。

  2016年以来,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创新和优化餐饮服务监管模式,推进“阳光厨房”建设。截至目前,椒江区共完成阳光厨房建设331家,其中大型以上社会餐饮30家,学校食堂186家,养老机构食堂10家,中小型社会餐饮105家,其他餐饮单位的阳光厨房建设正稳步推进。

  据了解,为强化食品安全保障,椒江区出台《椒江区“阳光厨房”资金补助办法》,共投入政府专项补贴42.98万元,用于“社会餐饮+学校食堂”的建设,率先开展海门“渔家乐”食品安全暨“阳光厨房”示范点和解放南路“阳光厨房一条路”示范创建行动。通过监管人员的现场指导和业主的积极参与,提升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水平,也带动全区大型餐饮单位和部分中小型餐饮单位参与“阳光厨房”建设。

  “互联网+”带来了蜕变的机遇,椒江区升级硬件,采取互联网端口接入手段,实现一对多的同步在线监管。

  目前,“阳光厨房”全部接入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智慧监管系统,监管人员打开移动执法终端的监管APP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查看餐饮单位的操作情况。

  “阳光厨房”实现了餐饮加工全程可视,形成社会公众、监管部门、餐饮服务提供者三方共治共赢的新局面。

出租房“旅馆式”升级管理

  2016年起,温岭市运用“互联网+”手段推行集出租房动态管理和安全隐患消除等功能于一体的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模式。

  今年以来,全市48.3万余人、6.4万余家房屋已纳入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居住出租房火灾、刑事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34.1%19.7%

  湖南的江先生2010年就来到温岭,因为工作原因,搬过多次家,“以前我们找出租房都是东问西问,现在完全不同了。”

  房东要出租房子,得先到村旅馆总台填写房屋出租申请表,网格员检查验收后,才可以挂牌出租。所有的房源都由村旅馆总台免费统一管理,就和常见的旅馆一样,房客在终端上就可以查找到所有房源。而在每户出租房门前,都贴有一个专属的二维码,只要关注“房管通”,就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了解每户的具体房情。房客看到满意的房子,可以直接到总台登记。

  温岭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副所长冯云秋向记者表示,为了确保安全,每个租客入住前,必须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家家户户必备应急灯、灭火器等基础灭火器材。出租房消防是否合格,当地派出所都会以红黄绿色的标识来区分,警方能及时掌握出租房的消防情况,如果出现黄色和红色,就得及时消除隐患。

  201612月,《温岭市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当地推出“搭建一个组织构架、设置一个旅馆总台、配备一套管理系统、组建一支管理队伍、签订一份出租协议”等五项必备,村居(社区)直管式、联合式、公司式等三种模式的“5+3”创建模式,共同构成了居住出租房屋管理网络。

  此外,以台州市“房管通”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要求专管员、总台协管员等人员开通“流管通”“房管通”等APP软件,动态排查、采集、流转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等基础信息,并与智能门锁、物联网和电动车智能充电桩等数据,汇聚成海量精准的流动人口和居住出租房数据,确保各类隐患问题清仓见底。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智能门锁采用二代身份证、居住证、实名认证手机APP等开门方式,来保证开门人身份的真实性和开门记录的可溯性,确保有效管理和居住安全。

  在流动人口10人以上群租居住出租房,采取单独或联合等方式推进智慧用电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巡控,实现消防隐患发现早、处置在前。

  冯云秋说,今年以来,通过居住出租房智能防控,采集、核查流动人口信息281296条、出租房信息42975条,消除安全隐患1151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