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永远在路上

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永远在路上

——专访大连瓦房店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刚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是大连的“北大门”,北与营口市接壤,处于辽东半岛向南延伸的中间地带,3793平方公里,人口103万,是大连市最大的涉农县,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复杂。以怎样的一支公安队伍、什么样的工作思路,打造建设平安瓦房店?本社记者近日专访了瓦房店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刚。

扫黑除恶一定要零容忍

  对于瓦房店市和瓦房店市公安局来说,梁刚是一名“新人”。今年3月,梁刚履职上任。从大连市内跑到百余公里之外的瓦房店市担任这么重要的岗位,梁刚深感压力之大。从警30多年来,基本上干过所有警种,唯独没干过基层公安局长,他有信心能够应对好这次挑战。

  5个多月来,梁刚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跑遍了全市32个派出所进行调研,了解基层派出所工作情况,以及民警工作、生活实际困难,了解当地的治安情况,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找出瓶颈问题,出台相关对策;多次召开各警种调研、调度会,研究警种在公安工作中如何发挥最佳作用;暗访站前治安复杂地区,痛下决心进行整治;亲临大案、要案现场,指挥调度相关警力,破获一起起领导关注、市民关心的大案、要案。他有信心、有决心在瓦房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诚信、真抓实干干好本职工作,为努力建设平安瓦房店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或许与他的刑侦思路有关,他说,打击永远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扫黑除恶一定要零容忍。缺少了“打”,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只能是奢谈。只有“打”得狠,才能“震”得住。5个月来,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打严整,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呈下降趋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他说,这得益于瓦房店有一支精干的公安队伍,公安工作的基础很好。

科技兴警和群众路线不可或缺

  梁刚到任后,“活儿一个接一个”,用一位所长开玩笑的话说,“板子拧太紧了”。尽管如此,梁刚很少要求民警加班,或双休日连轴转的。他要从思路要效益、从高科技要效益。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梁刚以“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的现代警务理念,通过“互联网+公安警务服务”模式,以高科技引领,结合群众路线,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警察和传统警察是有区别的。梁刚说,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新时代公安发展思路。瓦房店目前命案率呈20%速率下降,破案率100%,仅5月以来,连续破获140多起盗窃侵财案件,这些案件的侦破都是科技手段和群众路线发挥的作用,我们要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在公安领域的运用,同时,决不能丢掉我们传统的走访调查。

钟情于两个中心的建设

  谈到瓦房店市公安的建设,梁刚兴致勃勃,他立志于“情报中心”和“办案中心”的建设。把“110”、情报中心和网络舆情监控等相关的情报部门整合到一起,建立一个全新的情报中心。用大数据划分重点案发区域,“情报导侦”“精准巡逻”,借鉴香港警方的反向案件侦查,借助高科技探头甚至黑光探头,不仅大大节省警力,还能提高破案效率。

  遍访了全市的派出所,梁刚问民警最多的是工作有什么困难?他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致:“办案难。”有民警反映“一周办不了一个案子,累死了!”尤其是对涉案人检查身体和化验,要跑好几个部门。解决基层民警办案难,梁刚想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中心的口号“只进一次门,不跑第二趟。”假如在瓦房店市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办案中心,搜身、检查、化验、审讯、毒品检验、法制审核等对案件办理的一条龙服务,后台有预审专家指导,这样就能把更多的警力解放出来。以人为本,创建合成作战新机制,破除部门、警种和信息的壁垒,走警务资源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这是明年有望建成“办案中心”要达到的目的。

铁腕从严治警

  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永远在路上,两手都要抓,都要硬。711日,瓦房店市公安局召开了政治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会上,全体民警观看了《纪律作风建设暗访专题片》《站前地区整治警示教育专题片》,观看结束后,民警感触很深,大家一致表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梁刚对本社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规律特点的基础上,从政治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公安工作明确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永远牢记。瓦房店市公安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斗志、忠诚担当的信念、顽强拼搏的状态、务实创新的举措,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为打造最优警队、建设平安瓦房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