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郑州二七区法院执行大格局模式

最高法院发布案例

  本报讯(记者叶云 通讯员辛爽)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改革案例形式,向全国法院推广郑州市二七区法院“联动大格局执行破解四大顽症提升质效”的先进经验。

  今年以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全面建设立体执行攻坚大格局,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至今,共受理执行结案4038件,列入第三方评估的实际执行到位率、终本率、终本合格率、法定期限内结案率等九项指标跃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全区积极营造“支持执行就是支持发展,督促执行就是助力诚信,打击拒执就是优化环境”的执行新理念。二七区委出台《关于在全区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合行动》方案,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直各部门、各公安分局和各乡镇、街道办的配合职责,将区直各部门、乡镇办协助法院执行宣传和执行办案情况纳入全区绩效综合考核。区政府今年为法院拨付执行专项经费300万元,拨付执行专项救助基金100万元。

  基层组织发挥属地优势和能动作用,打造坚强的联合执行攻坚体系,开展群众性执行“运动战”。借鉴基层行政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强化各乡镇、办事处职能作用的发挥,依托“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基层执行网络。按照属地原则,将涉民生案件分包到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发挥其人熟、地熟优势,帮助查找辖区被执行人下落、协助送达执行通知书、提供财产线索,协调化解案件。

  政法机关强强联手密切配合,形成一张遏制和打击拒执的铁网。二七区公检法联合颁布《关于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通告》《执行风险告知书》《致广大人民群众及申请执行人的一封公开信》,发布打击“拒执”及失信惩戒典型案例,营造“拒不执行就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舆论氛围。公安机关利用找人的先进技术优势和专业力量,实现法院、公安查人信息共享,破解“人难找”这个影响执行工作的突出难题,区五个公安分局协助法院查找被执行人123人,采取临控措施后协助法院拘留被执行人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