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召开2018年年会

    本报讯(记者张君 焦新波) 近日,河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研讨会在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邯郸校区举行。来自全省法学教育研究会的会员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承办,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姚淑媛主持会议,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纪委书记薛建民代表学院及张建明院长致欢迎词。

  河北省法学会党组成员、联络部主任韩利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河北省法学教育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和要求,强调法学教育研究要加强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参与法学教育改革和高层次法学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增强法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河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孟庆瑜就新出台的本科法学教育国家标准、法学核心课程的新变化以及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作了全面介绍,河北省司法厅司法鉴定和国家司法考试处副处长魏东魁,就新修订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进行了解读,并对河北省首次法律资格考试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会议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作了题为《职业伦理课程建设与法治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许教授就教育部把职业伦理课程确定为本科法学教育十大核心专业课,结合具体案例,对职业伦理课对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养成与法律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法学教育改革、法治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蔡青荣发言认为,法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实际上反映的是法学理论教学的深度不够,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法律条文背后隐含的法律精神。若提高实践能力,恰恰应当加深理论教学。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陈佳以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展示了本校开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成效,详细介绍了该校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的招录、“滴灌”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组织学生到实务部门进行观摩学习的情况。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基础部副主任蒋连舟教授以该校为例,就目前公安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谈了看法,以及公安职业院校优势与危机共存的现状。

  河北省燕赵公证处主任李东明指出,法学毕业生在阅读写作能力、动手操作和沟通能力、法律思维三个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河北乾骥律师事务所律师康君元根据多年培养年轻律师的经验,提出法律毕业生应在法律思维、社会知识面、动手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加强训练,才能胜任律师工作。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院院长孟利民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薛静教授,河北工程大学法律系霍艳梅主任等也从不同层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交流互动。

  会议共收到论文14篇。经评委审读,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其中张兆平、陈淑玲、闫华荣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下的本科法学教育变革》;杨翠芬、刘竞涛的《职业能力培养视野下高职高专法律教学方法探析》获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