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工作今后将从五方面发力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明确,民事检察工作今后将从五个方面努力为人民群众、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民事检察产品,以五大理念变革引领工作创新发展。

  报告称,20131月至2017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涉法涉诉信访172万件次,其中民事申诉信访65万件次,占37.8%;刑事申诉信访59.7万件次,占34.7%20181月至9月,受理民事申诉信访9.5万件次,占各类涉法涉诉信访总数的40.4%,比2012年高出18.6个百分点。各级检察机关共办结各类民事申请监督案件57.9万件,其中通过抗诉、检察建议等方式提出监督意见27.1万件。

  五年来,检察机关在切实加强民事执行活动监督,对明显超标的执行、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违法处置被执行财产等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35145件,法院采纳123914件,采纳率为91.7%。对涉嫌虚假诉讼犯罪的,及时督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起诉799人。其中,对5178件虚假诉讼向法院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着力维护诉讼秩序和司法权威。

  同时,检察机关着力加大对生效裁判、调解书的监督力度。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21795件,法院已审结15922件,其中改判、调解、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和解撤诉12113件,再审改变率为76.1%。共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5958件,法院采纳16742件,采纳率为64.5%

  报告说,近年来民事检察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四个问题:民事检察监督力度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不相适应;民事检察工作与刑事检察工作相比发展不平衡;民事检察队伍素质能力需要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指导不够有力,基层民事检察工作总体薄弱。下一步,将以五大理念变革引领民事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从五个方面积极完善。

  一是树立全面平衡充分发展的理念,切实解决“重刑轻民”问题;二是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与法院共同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三是树立精准监督的理念,通过优化监督实现强化监督;四是树立智慧借助的理念,鼓励各级检察院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专家学者、律师、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作用;五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构建各级检察院各有侧重、密切配合、全面履职的民事检察监督格局。同时,以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大民事审判监督力度;坚持不懈强化民事执行监督,推动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监督质效;下大气力加强民事检察队伍政治和业务建设,切实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