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完善法治教育体系 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学校里有法治宣传阵地,课堂上开展法治教育,课外活动融入法治教育,近年来,江苏如皋市教育局采取多项措施,全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已渗透在学习的方方面面,力促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江苏如皋市教育局局长张俊表示。
以文化布置为切口
生动传播法治文化
如今,学生们都已开学。走进搬经镇初级中学,可见明法立德广场、五一暴动遗址、德法大舞台等德法景观。“现在,只要师生进出校园就能深深感受到德法教育的氛围,既能促进学校规范化管理,又能提高师生德法素质。”该校老师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
据了解,“七五”普法以来,该市各中小学校强化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尤其是在显性文化布置上,增加了法治教育内容的比重。在学校橱窗文化布置中,要求每所学校均要有固定的法治教育宣传栏目;在校园廊道文化布置中,各学校也增加了法治宣传的内容;在教室文化的呈现中,增加了学生们学法尊法的心得感悟。部分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法治教育场所场馆或物型景观。通过强化校园法治教育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法治教育场景文化、场所文化和场馆文化,进而开发出行之有效的校本特色法治课程。
以各类活动为载体
切实强化法治意识
长江中学开展“学法知纪·砥砺前行”主题教育活动,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再组织学生经历“团队组建”“约定与规则”等拓展提升训练项目;安定小学开展“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环保法治征文、手抄报等评比,深入对环保法治理念的渗透。
近年来,如皋市教育局注重强化法治教育意识,使广大中小学校形成了强烈的法治教育使命感,将法治教育有机纳入形式多样的校园各类活动中去。各中小学校结合“大阅读”活动的开展,要求每名学生读一本关于法治教育的课外读物;结合班级常规教育活动,要求每个班级每周一次班会活动与法治教育相关;结合学校常规教育平台,校长每月至少一次国旗下讲话为法治教育内容;结合一年一度的“四礼八仪”活动,注入法治教育元素。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有效学习法治知识
“课堂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记者了解到,该市各中小学法治教育,有每周1节以上的课时保证,以部编教材为教学内容,有专门的师资从事法治课堂教学。每年市教育局均组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优秀课评比活动,组织法治课堂教学的研讨交流活动,选送的老师参加南通赛课,多人获一等奖。市教育局常态组织教学质量调研活动,对法治教育课堂及学习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以保证各中小学校法治教育课堂的质量。
“去年下半年,市77所学校6万多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市教育局获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杰出组织奖’,并有11所中小学获得学校‘杰出组织奖’,27所中小学获得学校‘优秀组织奖’,这充分说明了如皋法治教育较高的质量水平。”张俊表示,下一步,将在国家规定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引导部分学校进行法治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创编,进而形成系统实施的校本法治教育特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