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城东区 探索实践多元化解矛盾

  本报讯(□林佩瑶 余晖) 近日,为切实做好“枫桥经验”在青海省的宣传推广工作,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新时代“枫桥经验”城东区实践新亮点媒体联合座谈会及社区参观活动。

  会议指出,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建设平安城东区为目标,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为建设和谐城东区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多层衔接,构建纠纷化解网络。据了解,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社区调委会组织网络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模式,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清真巷社区针对不同纠纷、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精细化七个“2+1+N”人民调解组织(其中“2”指社区党工委和社区司法所;“1”指人民调解委员会;“N”指辖区单位、法院、派出所等各职能部门);并根据网格划分成立18个网格调解工作组,实现联动调处、和协调处。

  二是多方拓展,创新纠纷化解机制。根据社会矛盾纠纷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延伸工作领域,有效整合法律顾问资源,在国际村社区、康乐社区建立“社区法律会诊站”,积极引导群众合法理性维权,为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保驾护航。同时创新第三方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商会组织在预防化解企业内民(商)事纠纷的特殊作用。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纠纷化解实效,切实推进“雪亮工程”。西宁市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信息指挥项目以“三基”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服务基层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大数据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工作格局,使城市管理迈入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经国家住建部数字城管、智慧城市专家组验收,成为青海省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相结合的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