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29项公安业务实现“零跑腿”
本报讯(记者廖隆章 通讯员孔奕) 8月28日,湖南长沙市公安局“互联网+公安政务平台”和“96111便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这一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流程再造、技术革新,升级打造全新的长沙公安政务服务,把公安服务事项前移至手机端,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大部分公安业务。
近年来,长沙市公安局对市政务中心原有窗口进行升级改造,把99项办事业务采取总、分厅方式全部进驻市政务中心并纳入监管。之后参照市政务中心模式,在全市打造了9个大型综合公安接待大厅,这些接待大厅均能受理多警种的公安业务,让群众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为将服务送至老百姓身边,实现“就近办”的目标,长沙公安密织新建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站”,形成服务矩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各项公安业务。
长沙市公安局经过积极创新,依托“警务云”平台自主开发了集“认证、预约、受理、支付、寄递、评价、监察、咨询”八大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公安政务平台”。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体验,真正获得“保姆式”的服务,长沙市公安局不懈探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先期与长沙银行开展互联网便民服务合作,全面推动“96111便民服务平台”及“便民服务桥”公众号建设。该平台由长沙银行提供全程支付、结算服务,确保平台用户资金安全。群众足不出户便可直接在“便民服务桥”公众号上预约220项公安业务,办理包含“居住证、户口、身份证”等29项群众高频需求的公安业务,以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长沙银行金融产品、生活缴费、智慧校园、社保服务、公积金等多项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