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孔芃:我来承担风险让百姓平平安安

 

从警以来,孔芃连续20年没在家吃过年夜饭。作为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的一名特警,39岁的他坚守在巡逻打击一线已经10年,在反恐处突战场上,他成功处置各类极端突发事件30余次。

  面对严重暴力犯罪,孔芃从未退缩,“我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我来承担风险,让百姓平平安安。”

左肩被扎伤离心脏就差一点

  今年523日,北京四季青招商大厦12层,一名男子站在楼顶边缘试图轻生。危急时刻,孔芃仅用一只脚钩住护栏,飞身将男子紧紧按住,险情瞬间化解。当时,他担任海淀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攻坚组长,10年特警生涯,这样的场景不胜枚举。

  一次深夜,北京市清河四街一平房内,一名男子酗酒持刀扎伤两群众后将房门反锁,狂喊自杀。孔芃持盾牌穿门而入,对方突然挥刀乱刺,房间狭小无处腾挪,孔芃迎刀锋而上,直接以盾牌横推将其压倒在床上,瞬间夺刀。当战友们一拥而上的时刻,他才感到左肩有如一盆热水淋下来,原来歹徒的匕首从盾牌上沿直接扎入他左肩。

  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孔芃伤口深度有3厘米,且位置高一点就是颈动脉,低一点就是心脏。

  说起这段惊险,孔芃坦言,“执行任务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没有时间考虑怕不怕了,我的信仰就是用生命保护生命。”

  当然,不是每一次任务都万无一失。孔芃记得那一次,他没能把轻生者从死亡线上拽回来……在一栋楼20层的窗户边,一名男子手持刀具跳楼的瞬间,孔芃冲上去,紧紧抓住了对方一只手。但因为窗缝太窄没有施救空间,坚持了215秒后,他眼睁睁看着人掉了下去。“我记得,那个人坠楼前手指紧紧抠住我的手心,我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求生欲,只是太迟了。”每当回忆起这一幕,孔芃都忍不住想哭。

  北京市万寿路的一个餐馆内,一名男子酒后闹事,打砸饭馆。孔芃到达现场后发现嫌疑人情绪激动,还在继续摔东西,他没有犹豫,手持盾牌就冲了过去。嫌疑人看到了特警,手持从餐馆内寻获的两把菜刀对着孔芃就砍,孔芃用盾牌抵挡,一刀、两刀……嫌疑人连续对着孔芃劈砍9刀,孔芃眼看着盾牌被劈出裂纹,他瞅准时机,以夹臂过腰摔将嫌疑人制服。

  参加特警工作以来,孔芃成功处置了“8·28”左岸超市持刀滋事案、“8·04”中关村大街持刀滋事案、“10·16”京西宾馆抛撒传单事件和“11·27”清河持刀滋事案等各类极端突发事件30余次,其中手夺白刃的处置现场就不下10余次,各类涉爆现场12次。

做警察是儿时就有的梦想

  当然,惊险的攻坚处突只是特警工作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时间,孔芃都与战友一起巡行辖区,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巡逻打击第一线。

  特警职业对从业者要求很高,必须有应对危险复杂情况的警务技能和高端素质。为了能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特警,孔芃不管训练多苦多累永远冲在最前面,体能储备、负重跑、变速跑,每天在400米的操场跑道上,他至少跑二三十圈;跑步、打拳、杠铃、散打,每天一练就是上百次、上千次。

  为了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孔芃积极参加北京市公安局 “百名神枪手”等多种培训班,很快成了精通狙击、特种驾驶、技战术及无线电等全部特警技能的“雷霆战警”,不仅在市局巡察业务大比武中名列前茅,还获得了“红云杯”警用车辆越野追击战术演练赛轿车组第二名,市局特等、优秀射手选拔赛“优秀射手”等荣誉。

  2017年,海淀分局成立孔芃工作室,作为特警教官,他亲手培训了分局千余名一线警力,每天清晨或深夜,他都在训练场上,就现场处置的各类问题做出精彩演绎,将自己“独门秘籍”无私地传授给战友。与此同时,孔芃还在社会上开展了安保力量及人民群众反恐应急培训,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其实,当警察是孔芃儿时就有的梦想。在他的记忆里,5岁时跟父亲走在街上,看见马路上的交警在指挥车辆,那种神气劲儿一直让他羡慕不已。

  后来,孔芃如愿考上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警察。2008年,他选择进入市局巡特警总队,成为特警。

  值得一提的是,孔芃对特警装备的热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他甚至在单位配发装备的基础上,自费数万元购置了特警全套分体式作战马甲、FAST头盔,以及热成像仪、夜视仪、测距仪等装备,并永远保持着随身携带止血带、急救包的习惯。

  10年间,他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首届首都公安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嘉奖九次。在他看来,事业和获得的嘉奖无关,却和梦想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