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场为何屡治还乱?

违规占用大片林耕地,环保问题堪忧

高尔夫球场为何屡治还乱?

    10多年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全国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剧增了数百家。这些违规建设的球场,不仅大量占用林耕地,同时带来令人堪忧的环境问题。

 

    711日,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彻底刹住违法滥建高尔夫球场之风,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国家旅游局、原国家林业局等11部门继续开展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工作。

  经查,包括吉林抚松长白山国际滑雪中心雪上二项夏季高尔夫球场和娱雪区夏季高尔夫球场、贵州贵阳保利公园2010高尔夫球场等在内的5个高尔夫球场,存在弄虚作假、死灰复燃、恢复建设、隐瞒不报等严重问题。

  通报称,上述高尔夫球场均已被地方政府取缔,并严肃追究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而至2017年底,全国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工作已累计取缔115个高尔夫球场。

  从2004年“停批建”高尔夫球场以来,国家层面先后下发了10多道“禁令”。但10多年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全国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剧增了数百家。这些违规建设的球场,不仅大量占用林耕地,同时带来令人堪忧的环境问题。

球场背后是各方利益追逐

  众所周知,多年来,高尔夫球场项目层出不穷,绝对离不开房地产的火热。很多违规的高尔夫球场基本上都和高端房地产项目紧密相连。只要有高尔夫球场的地方,就有别墅、高档公寓。

  比如,此次披露的位于吉林抚松长白山的两个高尔夫球场,在擅自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同时,还建有93栋别墅。

  事实上,高尔夫球场建设成本耗资巨大,但利润回收却很慢,很多球场盈利困难,且大部分经营亏损。而之所以配套地产项目建设,原中国高尔夫协会秘书长崔志强曾表示,球场投资进去之后,如果有了地产做配套的话,相对来说,球场部分经营收入所占的比重就不大,而地产因为回收比较快,而且利润较大。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真怀教授表示,过去这20多年里,在这种“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我们确确实实把土地财政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来源,有的说是40%的财政收入,有些地方达到65%。而动辄占地上千亩的球场,同时配套高端房地产项目,会为地方政府带来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

  彭真怀还指出,国家对高尔夫征税是按照娱乐业标准征收23%的营业税,所以对地方政府而言,高尔夫球场还能带来巨大的税收收入。

  不仅如此,高尔夫球场还是地方政府用来招商引资的“名片”。《财富》杂志曾有统计显示,中国大陆的高尔夫球洞数和引进外资数量高度相关,相关度达80%

地方政府“保驾护航”

  在高尔夫球场能带来如此大的利益下,国家层面下发“停批建”的禁令,地方政府对球场建设不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滋生腐败问题。

  2009年,包括知名企业万达在内的6家公司,与吉林抚松县政府签订建设长白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协议。同时,吉林抚松县以筹备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分赛场冬季两项和运动员公寓的名义,向吉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并获得批准。

  但最后冬运会的分赛场并没有落到长白山,而当时报批的两个项目便成了高尔夫球场和别墅群。

  据央视新闻,为保证项目落地,抚松县政府还专门为开发商签订了保障协议,上面明确写道:“甲方需保证乙方可以经营高尔夫”“关于别墅用地,甲方同意以双拼、联排住宅项目立项”,并“及时为乙方发放预售许可证”。

  地方政府除了默许、纵容建设之外,更有甚者,有领导干部对上级机关已经要求整改的违规球场还妄求维护。201511月,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纪律处分条例》背后的案例故事第五期中披露,曾任云南省德宏州委常委、瑞丽市委书记的杨跃国,随意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等。

  文章称,一次,上级机关到瑞丽开展土地清理督查,发现一老板违规开发高尔夫球场,对其下发了整改通知,并提出停工处理意见。杨跃国不立即督促整改,而是向有关部门打招呼、说情干预执纪执法活动。

  而在涉及高尔夫腐败问题当中,最著名的例子在温州,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高尔夫球协会”。2010年,温州高尔夫球协会成立后,温州市20多名现职副厅级至副处级领导干部名单和职务赫然在目,并分别担任主席(会长)、名誉副主席、名誉副会长、副会长等职务,占据协会领导席位的“半壁江山”。

  不少网友对此质疑,高尔夫球是高消费项目,温州本地高尔夫球场的会员卡已经卖到几十万元,政府官员能打得起吗?

占用林耕地,环保问题堪忧

  在查处的违规高尔夫球场中,“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在少数。很多球场在申请审批之初,多是以修建农业生态园、休闲旅游区或者体育公园等名义,但最后却建成球场,并且违规占用了大量林地、耕地。

  2014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通报的5起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案件中,北京老河湾投资有限公司以建设德龙农业示范园为名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违法占地面积达到900亩,其中基本农田828亩。

  而这些球场建设的选址,多选在一个城市自然风貌最好的地段。从政府公开披露及媒体报道来看,吉林长白山、云南抚仙湖、湖南浏阳河、云南拉市海高原湿地等都未能幸免。

  在高尔夫球场建设问题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曾指出,由于建设高尔夫球场占用大片土地,耗用大量水资源,而消费的人群极少,因此不适合我国建设。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北京高尔夫球场总耗水达到了将近4000万立方米,相当于40万户普通家庭,也就是一个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的全年生活用水量。

  除此之外,球场草坪的维护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剂和花费等,而这些化肥农药除了渗透到地下的,大部分都随雨水从阴沟暗槽里流向附近的水库河流。

  钱易指出,这样的水根本不能再做饮用水源了,如果是有农药残留在里头,就更危险,因为这个农药一般都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的。

  据新华社消息,违规占用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依湖而建,多条球道与水域紧紧相连。20178月,丽江市环境监察支队在检查中发现,该公司违反规定在高尔夫球场人工湖中设置一根直径800毫米的暗管,让人工湖内的污水排至文笔水库。

监管权责不明存漏洞

  根据1995年施行的《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我国对在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建立污染、破坏或者危害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设施是明令禁止的。对此类设施用地,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不予办理用地手续。

  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也早在2004年就叫停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规定自该通知印发之日起至有关新的政策规定出台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在此之前未按规定履行规划、立项、用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建设审批手续而擅自开工的高尔夫球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尚未开工的项目一律不许动工建设。

  同时还要求,已按规定批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尚未办理用地或开工批准手续的高尔夫球场项目,一律暂停办理供地和开工批准手续;对虽已办理规划、用地和开工批准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一律停止开工。

  据了解,高尔夫球场的审批程序须经多个部门。首先要报请当地发改委进行审批,获得立项资格。其次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高尔夫项目用地进行认定和审核。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后,项目进入规划建设的审批。在这个环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对其进行相关手续的审核与认定,同时,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都可能牵涉其中。

  也因此,在监管问题上,部门之间权责不明也为球场违规乱建提供机会。在上述违规占用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高尔夫球场问题上,丽江市林业局副局长和林海说,这个项目建设时间很早,属于监管盲区。以往林业部门去检查的重点是有无占用林地,没意识到是占用保护区。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何俊祥也坦承,管护局成立时间较晚,工作重点放在拉市海核心区生态保护和候鸟检测,忽视了文笔水库实验区部分被占用情况。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04年停批建的《通知》印发后,盲目建设高尔夫球场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但此后一段时期,一些企业无视《通知》和法律法规要求,仍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

  随后,2011年,国家发改委、监察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

  自2011年起,每年都有几十、上百个违规高尔夫球场被取缔,同时,“高尔夫腐败”问题也得到遏制。2011年,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因批地建高尔夫球场被免职。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尔夫球场上已经难见官员的身影了。

 (本文根据相关报道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