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法院全力推进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和智慧海事法院建设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黄丹) 近日,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智慧海事法院(上海)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通报相关工作情况。这是上海海事法院在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和智慧海事法院建设的重要举措。

     

当好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先行者”

  20174月,上海海事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确立为“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为充分发挥上海海事审判的工作优势,通过区域性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完善创新海事诉讼机制和审判方法,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审判经验,上海海事法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向“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目标迈进。

  该意见明确提出上海基地的“一个主功能、两个辅功能”的定位,即以建设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中心为核心功能,以建设国际海事司法高端智库和国际海事司法交流平台为辅助功能。作为主功能的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中心,是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主要核心目标。

  会上,上海海事法院介绍了近年来推进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五个方面的实践。一是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积极推动航运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二是公正高效解决航运领域纠纷,提升海事司法国际公信力。三是创新便利化诉讼机制,积极打造海事诉讼优选地。四是深化国际海事司法交流合作,建设海事司法智库新平台。五是加强海事法院队伍建设,培育国际化高端海事司法人才。

     

打造智慧海事法院“样板间”

  20176月,上海海事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为“智慧海事法院(上海)实践基地”。作为全国首家智慧法院实践基地,上海海事法院积极适应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智慧海事法院(上海)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海事审判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服务保障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的法院各项工作。

  上述意见明确智慧海事法院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造1+2+X”的信息化建设模板。建设“一个中心”,即构建安全、稳定、先进、可控的大数据交换处理中心,实现数据的采集、交换、处理、展示、发布等一体化集成。建设“两个平台”,即建设智能化办案平台,提高审判执行质效,提升诉讼服务能力;建设智能化办公平台,提高司法行政能力,提升司法保障水平。建设若干个智能辅助系统,实现智慧海事法院“人工智能+”工作模式的转型升级。

  会上,上海海事法院还介绍了近年来在建设海事特色大数据平台、探索“互联网+海事审判”、推进完善船舶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建设智能化辅助办案系统等方面的亮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