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法学会举办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512日,浙江省法学会联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在杭州举办“基层法治、智慧法治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会,探讨在新时代如何升华“枫桥经验”,如何推广“枫桥经验”。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在研讨会上充分肯定了浙江在基层治理法治化方面所作出的成果和贡献,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化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抓手,其出发点是实践,非常具有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法治建设的重心在基层,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而“枫桥经验”的着眼点就是基层。研讨会要探讨的是,在新时代如何升华“枫桥经验”,如何推广“枫桥经验”。

  浙江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谢小云从“总结、提升、推广”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坚持与发展。他表示,“枫桥经验”已经从“盆景式”的经验标本变成了“全景式”的整体展现。法治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浙江省一直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推广“枫桥经验”的重要因素;在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中,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在智慧治理方面,浙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浙江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陆剑锋表示,“枫桥经验”不仅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经验,它是基于发展阶段社会结构主要矛盾的变化、治理理念、国民素质等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的机制保障,它的现实成效助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枫桥经验”所体现的基层社会治理,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规律,体现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变迁。“枫桥经验”是原创性的,有时代性的,也是有传承性、民族性的,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也必将成为中国方案,有助于彰显我国的软实力。

  杭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江成器指出,杭州市在“枫桥经验”创新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如杭州互联网法院、西湖区法院的“在线矛盾多元化解决平台”、拱墅区的“社区心理服务”、多元化解决社会纠纷的“六和塔”模式等等,结合智慧法治,为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枫桥经验”提供了思路和素材。

  据余杭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进介绍,余杭区全面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实现基层网格、职能部门之间无缝对接,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化、末端化、常态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威宇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巍表示,在新时代,律师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通过网上调解等方式,积极同法院、检察院合作,提高了办案效率,为当事人和法院提供了便捷途径。因此,在调研“基层法治”“智慧法治”,总结新时代“枫桥经验”方面,律师也要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研究院院长钱弘道指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是法治。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指向。智慧法治或大数据法治是法治系统工程的一种表现形态。新时代“枫桥经验”要从基层法治和智慧法治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中国法治实践学派选取“枫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理论,提升经验,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