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横山:宽幅梯田建设燃起村民希望之火


   20182月,陕西榆林横山区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作为2018年“一号工程”。与当地传统农耕方式相比,宽幅梯田将原本只能进行人畜耕种的坡地,平整加宽后变为大型机械可进入的田间作业模式,此举可明显改善农民土地生产条件、提高耕种效率、拉长农业产业链、将此前部分撂荒地再次变为耕种地并以此扩大种植面积等,力图从根本上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窘境,实现有效脱贫。

规划3

建宽幅梯田10万亩

  “经市级初审、省级核审,达到贫困县摘帽标准。”201828日,横山区区长周建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8年是横山区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当地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超常举措,确保脱贫摘帽如期实现。

  与此同时,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的“一号工程”应运而生。据横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雷雨虹介绍,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横山区委区政府就已将宽幅梯田建设作为推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抓手。此后,该“一号工程”交由当地农业局牵头,国土、水利、扶贫等部门协同推进配合。

  横山区农业局产业办主任王久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之前,经各级多次实地检查督导发现,当地依旧存在缺少长效产业、后续产业支撑乏力、发展产业的基础依然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始终未能彻底改观等现状。“痛定思痛之后,只能大刀阔斧进行变革。”王久国说。

  就此,20182月,横山区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作为2018年的“一号工程”。会议决定由区委副书记吕亚伟总负责、区政府副区长文永先协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原则,制定实施方案,集中连片建设山地高标准农田和高效灌溉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联合水务、国土、林业和各乡镇负责人,通过实地查看的方式,落实144个行政村自2018年至2020年三年机修宽幅梯田10万亩。”王久国表示,当地相关部门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计划在2018年全年先期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8.206万亩,预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在高标准宽幅梯田建设区域,根据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劳动力现状及群众认识接受情况,采取农户自主经营和合作社(企业)共同经营的方式,种杂粮、栽果树、扩饲草、示范药,建成多个标准化苹果基地,万只养羊村、中草药示范村和规模化杂粮种植基地。

  “用群众的话说就是,沟打坝,山绿化,村美化、山地梯田化,道路水泥化,羊子养殖标准化,农业实现现代化。”王久国说。

建宽幅梯田

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我一个农民,一年靠种地能收入20万元以上,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横山区赵石畔镇杜羊圈村,村民刘照颇显自豪地向来访者介绍自家的致富经,“我给你算算看,葡萄30亩,年收15万元;几十只羊,年收3万元左右;还有17亩的玉米,又新种了12亩的桃树,以后的收入只多不少。”

  刘照回忆,2014年以前,囿于当地山高沟深的恶劣自然条件,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广种却薄收,“一年种到头,刚够一家人吃饭,要不是还养着十几只羊,饭都吃不起。”在刘照的记忆里,2014年以前,遇到年景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不到2万元的年收入,日子常年过得“紧巴巴”。

  如果没有宽幅梯田的建设,刘照说他从来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能从土地里获得财富,而今,农闲的时候,留下父母日常照看田地,手有余钱的刘照与妻子还在县里经营起一家运动服装经营店,未来他还想将外地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引进到村里,“希望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据赵石畔镇副镇长兼杜羊圈村支部书记周玉明介绍,该村自2014年以后便开始部分实施宽幅梯田建设,以此吸引有能力也愿意进行农畜业种养殖的村民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近年来在坚持以养羊为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目前全村宽幅梯田面积达到近7000亩,加上近几年建设的高抽水泵站,彻底解决了田地灌溉问题,这就促成了杜羊圈村的粮食产量成倍增加,养殖数量大幅提高。

  村民朱风禄一家便是该村依靠养羊脱贫的典型代表。朱风禄曾是村里的典型贫困户,一度穷到一天吃不了一顿饱饭,“那时候就想养羊,可地里没草喂,更买不起饲料,只能凑合养个十来只,将就一家人过个年。”

  如今再去看朱风禄一家,密密麻麻近百只羊就圈养在自家庭院内外。而这一切在朱风禄看来,离不开宽幅梯田的“帮忙”。

  “地推平,村里有了宽幅梯田以后,种地面积比以前就大太多了,这样收到的草料和玉米秆也就多,光这些这就足够我们家羊吃的了。”朱风禄说,现在他们家的羊也不用放养,靠着宽幅梯田提供的草料和玉米秸秆,基本就可满足饲养需求,“今年少卖点羊估计也能收入三四万吧。”

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

  517日,在对宽幅梯田带动农业生产作用的介绍会上,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祁华表示,宽幅梯田建设将有效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使田间地块变平整,生产道路变宽,大型机械可进入田间作业,作业效率至少提高5倍以上,有效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从此告别传统人畜耕种模式。

  与此同时,还改变了固有的传统种植方式。在此之前,村民仅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简单粗放的经营,“一年收多收少不算账”,现在修成宽幅梯田后,村民的种植方式也会发生转变,势必会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绿豆、稻谷、大豆、甜瓜、玉米、中药材、机械化播种、栽种经济林、种草等都可实施,拉长了产业链。

  此外,大型机械的投入,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就此扩大种植面积,将原本撂荒和贫瘠的土地再次恢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用工的同时,将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通过部分村民进城务工的渠道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横山区重点项目办负责人王瑞表示,宽幅梯田工程的实施,既可以提高产值(同比增产1倍左右),又可解放劳动力,使更多村民进城务工,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保证贫困人口能退得出、稳得住、不反弹。同时,通过发展宽幅梯田,可以实现以田促退,村民在有了口粮保证田后,大面积的坡耕地即可退耕还草,既能增加植被,又能带动地方羊产业发展,而且宽幅梯田可以使降水就地蓄渗,减少水土流失。

  作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的主要育成区和主产区,横山区截至2017年年底的饲养量达到215万只,年产值达10.56亿元,占全区畜牧业产值的7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羊产业。横山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施宽幅梯田工程后,借助宽幅梯田有效提高土壤蓄水、增产能力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大饲草种植面积,降低养殖成本,为养羊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此增加养殖数量和提高养殖收益。

  横山区农业局产业办主任王久国介绍,在2018年至2020年机修10万亩宽幅梯田的基础上,当地将再发展山地苹果4万亩、中草料2万亩、设施农业0.5万亩、名优杂粮2.5万亩。

  横山区重点项目办负责人王瑞表示,今后在宽幅梯田推进过程中,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要把生产资料(宽幅梯田及相关配套设施)分配到最需要的村民手中,防止造成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