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横山:宽幅梯田托起乡村脱贫梦

  编者按: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大任务,没有退路可走,没有弹性可言,全国各地严格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群策群力,精准定位,抓作风,重实干,谋振兴,见成效。本社记者将深入基层、深入了解并深度报道全国各地精准扶贫的典型经验和成果。

 

  一层层宽幅梯田将荒山变成了耕地,一条条田间道路方便了高标准农田的机械化作业。远处,大型机械正在抢抓进度地实施着既定的土地整理项目。自2015年起,陕西省横山区便开始探索辖区“缺少长效产业、后续产业支撑乏力、发展产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局面始终未能彻底改观”的问题。2017年,横山区针对辖区东南部资源现状,确立了“综合整治、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以发展宽幅梯田农业开启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走向富裕之路……

“创新思路”好种地

  “村民仅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简单粗放的经营,‘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转变过来。”横山区农业局产业办主任王久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经过横山区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调研,一致认为: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脱贫,必须靠产业!产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因而针对横山区的资源现状,横山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综合整治、整村推进”总体思路,并积极安排部署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以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为突破口,掀起了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

  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瓶颈,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步伐,决胜脱贫摘帽,加快全面小康新步伐,20182月,横山区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作为2018年的“一号工程”。会议强调,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原则,制定实施方案,集中连片建设山地高标准农田和高效灌溉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王久国强调,“全区大力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既是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既是全区生态建设的长远需要,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需要。”

  现今,在以修建高标准宽幅梯田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促进农民增收为永恒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脱贫道路上,横山区粮食产量20.4万吨,刷新历史纪录;农产品出口创汇1.48亿元,居全市第一;建成1.3万亩山地苹果基地,被评为省级绿色苹果基地创建先进县区。

  千沟万壑旧貌换新颜,层层梯田平畴如织,倾绿海之绵远,汇农业之精粹,横山宽幅梯田正在创新思路好种地中,用现代农业智慧托起乡村脱贫梦。

“众智所为”种好地

  各部门联手拓宽宽幅梯田脱贫路。“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农业局和水务、国土、林业及各乡镇负责人一起,于正月十三开始,利用5天时间,通过实地查看,落实党岔北庄、双城王梁等144个行政村20182020年机修宽幅梯田10万亩。”王久国介绍,“宽幅梯田建设工程中,由区农业局牵头,农业局、国土局、水务局、畜牧局、扶贫办、农机局、重点项目办、蚕桑园艺站、农技推广站等部门协同推进配合。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产业扶持促增收,投入1718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全覆盖。”

  农业科技带动宽幅梯田致富路。农业产业化,科技必先行,走进南塔高圪垯村,说起横幅梯田,村支书马正旺介绍:“近年来,横山区不断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给横山区宽幅梯田予以引导、提速。2018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2万千瓦,全区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7.5万台,2017完成机耕作业面积37.8万亩,机播作业面积29万亩,完成机收面积16.6万亩,机耕、机收面积分别占总耕地1/31/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供,水稻的耕种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23家,占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9%,从耕翻—播种—收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横山区土地流转向好发展。”

  “有了宽幅梯田,地被推平了,微耕机呀,拖拉机啊能进到地里去了,增产有了保障,比起以前,效率至少提高5倍以上,这是让农民真正体会到把地种好了,从中获得大丰收的好项目。”赵石畔镇杜羊圈村的周玉明告诉记者。

  如今,在衡山区吴东峁的山头上极目远眺,山梁沟峁间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地膜梯田,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诉说着黄土高坡所特有的曲线世界。

“数载坚守”种地好

  有了宽幅梯田,田块变的平整,生产道路变宽,机械能进入田间作业,增产有了保障。

  宽幅梯田项目未建立之前,坡耕地地面平整度差,不利于机械化作业,饲草利用率低,收贮成本高,浪费严重。如今走进高峰村,年近65岁的张玉亮老人正喂着羊,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这个宽幅梯田是好项目啊,有了宽幅梯田,土壤蓄水、增产的能力提高了,饲草种植面积扩大了,饲草质量提高了,我们的拖拉机、收割机方便进到地里去了,饲草种植、收割也快了,羊养殖成本也少了,这样一来,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多番呢。”

  有了宽幅梯田,原来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现今延长了产业链,转变了创收理念。

  有了宽幅梯田,养殖、种植集中连片,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走进高峰村,村民朱宏富热情地带来访者看他的羊,“我这儿有78只羊呢,隔壁老刘家有65只,我们的羊子就圈养在自家庭院内外,也不用放养,靠着宽幅梯田提供的草料和玉米秸秆,基本就可满足饲养需求,这羊子一大一点,县上就有人来收了。”

  朱宏富说:“以前,我们这一片都是特困户,拿着贫困补助才能吃得起饭,更别说喂得起羊了,现在,有了这些羊子,销路不用愁,饲养也解决了,最近市里的老板正跟我们沟通,说要建农家乐的事情,这以后的日子可就越来越好了。”

  横山区重点项目办负责人王瑞介绍,宽幅梯田工程的实施,既可以提高产值,又可解放劳动力,使更多村民进城务工,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保证贫困人口能退得出、稳得住、不反弹。同时,通过发展宽幅梯田,可以实现以田促退,村民在有了口粮保证田后,大面积的坡耕地即可退耕还草,既能增加植被,又能带动地方羊产业发展,而且宽幅梯田可以使降水就地蓄渗,减少水土流失。

  据了解,横山区2017年脱贫22476662人,42个贫困村达标退出,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85%,经市级初审、省级核查,达到贫困县摘帽标准,横山区用宽幅梯田实干筑就赶超道路,托起了乡村脱贫梦。

  在横山宽幅梯田的建设中,潮涌横山,大地生金,一幅硕果累累的画卷正缓缓展开,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这里的未来如同这里的人一样,淳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