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秦金跃:首都机场巡逻30年

    从部队复员后,作为首都机场公安分局民警,秦金跃从初学法律知识到第一次侦办刑事案件,一干就是30多年。1958年,首都机场第一座航站楼作为当时北京市十大建筑正式落成,同年32日投入使用。这一年,秦金跃出生,如今步入花甲的他经常说,自己与机场有缘。

  改革开放后,民航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9801月,首都机场第二座航站楼启用,也就是现在俗称的T1航站楼。那一年,秦金跃从部队复员到民航局修建管理处工作,算是第一批机场职工。

  伴随航站区域的扩大,首都机场客、货运流量大幅提高,民用航空逐渐向社会开放,首都机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尤为重要。198112月,民航北京管理局公安处正式成立。19842月,还在修建管理处工作的秦金跃被调到公安处。“领导说,我是被别人推荐的,可能是因为我当过兵吧。”他说。

一纸调令

满足多年“警察情怀”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秦金跃在某军区当兵,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粮食、武器装备都是他所在的单位负责。四年的部队生涯磨练了他的意志。

  到公安处后,他先后在秘书科、政治处、消防科等部门工作。6年里,秦金跃坐办公室写材料、搞调研,但这与他印象中的警察有些区别。

  然而,一纸调令满足了他那颗“不安分”的心。

  19892月,民航华北管理局公安处更名为民航华北管理局公安局,成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民航总局公安局共同领导,业务上接受北京市公安局指导。

  19908月,在北京亚运会召开前期,正在消防科工作的秦金跃被调到民航北京售票处派出所工作。

  “接到调令后,内心是非常兴奋的,我愿意去基层。”他说。来到派出所后,如何跟群众交流、如何处理纠纷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头学起。空闲时间,秦金跃拿着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反复研读,结合平时工作内容,很快就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

  上世纪90年代,群众购买机票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渠道,除了电话预定,更多乘客选择去售票点排队购买,位于西单的民航北京售票处就是其中最火的一处。在高峰期,凌晨三四点钟,就有群众到门口排队,每天早晨售票的时候,队伍已经排出几十米外,这就滋生了票贩子。

  秦金跃参与侦办的第一起刑事案件,就是票贩子“倒票”案。“当时一张北京飞往广州的机票一般就300多元,票贩子平均加价在300元以上,老百姓排队买不到,只能认栽。”他会同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属地派出所等单位,查获相关嫌疑人10余名。

  航站内巡逻中,秦金跃遇到最多的还是排队纠纷、插队等不文明行为。“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因为票就这么多,晚一会儿就没了。”秦金跃和同事们便加强留意此类行为,遇到插队的群众就主动上前制止、劝说。长此以往,售票大厅的秩序好了很多。

  19997月,秦金跃被调到航站区派出所,负责T2航站楼的治安秩序维护工作。

  新千年前后,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深入和民航事业的发展,首都机场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来到新的工作岗位,秦金跃内心是复杂的。虽然单位离家远,每天要早出发一小时,但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业务能力能否跟上节奏。由于售票处派出所的业务相对单一,但在航站区派出所,接触的群众、警情的数量和类别都是之前不能比的。

  于是,按照警情类别,秦金跃重新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当时他已年过40岁,自学能力却并不比年轻小伙子差。

  秦金跃表示,值班时大部分时间在航站区内巡逻,解答群众咨询、处理纠纷,其中最棘手的还是酒后滋事。

  有一年,他接到机场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男子酒后闹事。秦金跃和同事们赶到后发现,事情比想象中复杂,滋事的是一名某省的散打冠军,酒后在候机处睡着了没赶上飞机,要求机场解决。“我们到了现场,他还没醒酒,拉扯着安检员要求退票或者给他安排下一趟航班。”秦金跃说,“他的力气非常大,技巧性很强,所里的支援警力到后,才合力将其制服。”

  最后,该男子在派出所内醒酒后,连连向民警和机场工作人员承认错误,并接受警方处理。

“最遗憾不能去新机场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10多年前,机场门口经常有人散发小卡片,介绍黑车、黑旅馆等信息,分局内部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长时间打击。秦金跃一改传统打击模式,联合分局刑侦等部门,从源头治理。有一次,在嫌疑人家中查获10大箱还未散发出的小卡片,这是秦金跃印象中查获数量最多的一次。

  2008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首都机场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建。随着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分局于20082月组建了东航站区派出所,原来的航站区派出所更变为西航站区派出所。20083月初,秦金跃作为建所第一批警力,被调整到东航站区派出所工作,负责维护T3航站楼的治安情况。

  东航站区派出所三警队警长唐忠,2008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场分局,分配到东航站区派出所。“我们这一批新警,都是秦师傅的徒弟,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秦师傅一直用实际行动教授我们。”他说。

  唐忠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接到一位老太太报警,称女儿送的价值不菲的祖母绿手镯不见了。他跟着老秦赶到现场后了解到,原来老太太在洗手间洗手时,怕把手镯碰坏,摘下来放在水池边上,走的时候忘拿了。由于洗手间内没有视频监控,唐忠一时没了主意。“秦师傅让我把值班的保洁员叫到警务室内,保洁员见到秦师傅就交代了情况。”唐忠回忆说,“这起案子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从那以后,我就天天跟着秦师傅学业务。”

  来到东航站区派出所后,老秦负责国际航班区域的治安维护工作。“到了国际区,又要学习新知识,因为每家航空公司的要求不一样。”秦金跃说。

  有些国外的航空公司允许带打火机,乘客在飞机上抽烟,落地之后归中方处理,如果不熟悉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民航的安保条例,很多工作无法开展。

  2014年,由于老秦的年龄原因,所领导安排他在前台工作,负责接待群众和分配警情。“只要秦师傅在前台,全所人都感觉踏实,无论什么状况的群众进来,最后都能心平气和地离开,秦师傅‘镇’得住。”唐忠说。

  同时,老秦捡起了老本行,主动要求看管枪库,由于工作要求,值班时他睡在冬冷夏热、密不透风的枪库管理室内,下夜班交枪,上早班领枪,时间并不统一,老秦从没出过差错。

  今年7月,年满60岁的老秦就要退休了,想起脱掉警服的那一刻,老秦的眼眶湿润了,“其实,最遗憾不能去新机场工作了,希望同事们努力把新机场服务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