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实效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血脉、涵育崇军尚武文化,尤其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而深远。
把握青少年认知开萌性特点,优化国防教育课程强化渗透力。据统计,当前我国公民国防教育比重约占文化素质教育的7‰,与西方发达国家9%的比例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是国防教育没有真正走进基础教育课程。要出台青少年国防教育课程化方面的意见和措施,对教育对象、内容体系、形式方法、师资力量等作出具体规范;把国防教育、爱国教育贯穿到学期教学全过程,区分层次、年组、目标细化内容程序,抓好国防教育提纲编写,划定青少年军事书籍课外阅读任务,以系列化增强系统性;加强国防教育的教师选拔培养工作,聘请部队官兵担任国防教育辅导员,打牢国防教育的组织基础和师资力量基础,真正使青少年国防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把握青少年思维活跃性特点,创新国防教育形式增强吸引力。青年少年在信息网络时代出生成长,兴趣广泛,渴望新奇,必须紧贴青少年心理特点,积极拓展方法路径,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创造新鲜经验。要定期组织青少年参加航空航天展览、卫星发射、武器装备列装等活动,开办学生军训、军事夏令营、军营开放日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国防教育主阵地作用,在丰富活动中熏陶感染军人的优秀作风、部队的优良传统,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学习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把握青少年行为模仿性特点,树立国防教育导向培塑感召力。模仿是青年少的天性,这个年龄段群体缺乏判断力和自主性,对教育内容和目标主要通过观察学习来实现。强化国防教育实效,必须为青少年提供可供进行模仿和观察学习的平台。注重营造浓厚氛围,在学校建设鲜明国防特色的政治环境,宣传国防知识、普及军事技能、打牢思想底色。注重强化规范引导,突出抓好教养一致和行为规范,把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标准要求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不断激励青少年奋发进取、争当先进。
把握青少年性格竞争性特点,开展国防教育评比形成推动力。一方面,学校要以“少年军校”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青少年进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和竞赛,开展知识竞答、能力素质比拼、超级少年军人评选等活动,把青少年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引导到积极掌握国防知识、练就军事技能上来。另一方面,要把开展国防教育的时间、人员、方法、内容、效果等进行细化,开展班级和“少年军校”班排群体专项评估,使国防教育纳入到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班级评价体系中来,激发青少年为班级争光、为队旗添彩的集体荣誉感,真正抓实青少年国防教育,努力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沈阳市沈河区北一经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