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山法院:“执行110”机制助力攻坚执行难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为找“老赖”,北京市房山法院专门建立“执行110”特别行动组,24小时接收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执行线索,第一时间精准定位“老赖”行踪,使其无处遁形,合力攻克执行难。
据悉,房山法院“执行110”工作机制自2018年4月1日起试行,由“执行110”特别行动组通过对长期未结案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筛选出符合进入“执行110”标准的案件,即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或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且执行时间较长无进展的“骨头”案,通过向此类案件的申请人集约推送报告执行线索的短信,鼓励申请执行人主动提供执行线索。在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的第一时间,“执行110”特别行动组会立即出警。
此项机制实行24小时在线以及节假日无休的工作模式,建立台账、划分区域、迅速出警;在完善案件节点信息的同时,落实台账动态管理,在执行办案系统内严格按照流程节点要求同步信息。
据悉,自“执行110”特别行动组成立以来,共完善节点信息100余件,执结案件20件,裁定司法拘留5人。
今年以来,房山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攻坚执行难。一是强化执行监督机制。房山法院组成执行综合组,针对新收案件的节点信息,制定包含财产查控、财产处分、终本约谈、案款发放、强制措施、执行公开、结案七个阶段的案件流程期限节点管理,实行线上线下执行程序一致全面、全程留痕、全程监督。二是完善首次案件处理机制。对不同主体、不同类型的案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对于新收案件及时核实财产线索并采取控制措施,对终本案件提供财产线索的,及时做好协调交接工作。三是建立GPS定位执行指挥机制。在建设智慧法院的背景下,创新改革,建立“地图慧”标记每一位案件的承办人,全面掌握每一个案子的案由、被执行人所在地等基本信息,对案件进行集约化管理,提高办案效率及执行效果。四是开展“打击拒执犯罪”专项活动。自2017年7月以来,房山法院共受理并审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自诉案件11件。
截至5月11日,房山法院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3195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2813人,司法拘留21人,罚款5人;发还案款19514.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