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赛事直播权利保护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5月5日,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知产宝协办的“聚焦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直播权利保护”研讨会在京举行,知识产权领域实务界、理论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体育赛事直播权利保护这一知识产权领域热点话题。
近年来,体育赛事节目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成为著作权法研究人士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日益凸显出来。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在著作权领域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尤为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12426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副主任、上海冠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吴冠勇发布2017年度国内主要赛事侵权监播情况。据悉,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针对足球类、篮球类、乒乓球类、格斗搏击类、综合赛事等共计546场赛事,进行了不同场次、不同方式的监测。共监测到未授权直播流链接4633条;点播共监测2025场赛事,监测到侵权链接623159条。在所有赛事的未授权直播流链接中,直播秀平台链接占比超过50%。
通过大数据监测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赛事直播产业的盗播现象不容乐观,极大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
研讨会中,相关专家学者及法官律师围绕互联网环境下体育赛事直播权利的法律性质;体育赛事节目直播中的侵权形态认定;体育赛事节目直播中的侵权打击、侵权损害赔偿金额认定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相较于西方成熟的体育赛事运营体系而言,中国体育产业还没有形成持续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产业链闭环。囿于现行立法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建议采取单独立法的方式给予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全面、充分、有效的保护。另外,尝试借助技术手段及时监测与遏制不同类型的盗播行为,需要相关立法机构、执法与司法部门与产业界给予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