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成立法治文化研究中心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4月8日至4月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暨西北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举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终身教授李德顺作了主题为“马哲研究如何突围?”的报告,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刘斌教授作了主题为“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研究现状及范畴”的报告,上海师范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所所长刘作翔教授作了主题为“司法中弥补法律漏洞的途径及其方法”的报告。
刘斌在介绍我国当代法治文化研究现状时表示,与其他部门法研究不同,法治文化研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政法系统高度重视;司法机关等实务部门比理论界动作大、覆盖面广、行动快;大量实务界人士广泛参与其中。这导致法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泛化。据不完全统计,主流观点对法治文化概念的定义多达27种,发表文章10万多篇,但论述肤浅、重头论文少,且相关概念混乱。
天津大学成立中国智慧法治研究院
4月7日,天津大学法学院组织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法律规制”国际会议,并正式成立了天津大学中国智慧法治研究院。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贵阳市人民政府等政府机关,欧洲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法律中心、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亚太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日本渥美坂井杨森国际法律事务所、北京中伦文德(天津)律师事务所等律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
成立仪式结束后,专家学者围绕现代化高科技法律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智慧法治实务、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制、人工智能应用与民刑治理、人工智能的域外法治、自动驾驶涉及的法律问题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郭金石)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举办娱乐法论坛
近日,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娱乐法论坛在该校徐汇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孔祥俊,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丁文杰,新加坡管理大学亚洲智慧财产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孔中,华东师范大学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峰等学者,以及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处长杨勇、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袁博、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展等齐聚一堂,围绕“同人作品侵权判定及改编权的边界”进行了深入研讨。
王展对《鬼吹灯》同人作品案件进行介绍,并从《鬼吹灯》系列诉讼、《摸金校尉》案中的人物形象保护问题和《摸金校尉》案的一审判决和二审上诉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袁博以一幅《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人物画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原著作者金庸能否就此画作进行起诉。丁文杰从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入手,重点介绍了独创性表达、实质性相似以及法定利用行为三个要件等。
(黄带良 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