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崂山区“五级联动”模式凸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成效

  本报讯(记者牟希同 □王本朋) 山东青岛市崂山区结合区域特色,探索了区、部门、街道、社区、网格“五级联动”多层次、宽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了由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裁决等途径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全区各类纠纷调解数量明显增加,纠纷调处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区级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全掌控”。依托“崂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平台,建立了“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全部掌控全区各类矛盾纠纷信息的集聚、流转、反馈、考核、督办工作情况,推动条、块之间形成工作合力。

  部门“联动联调”,呈现纠纷调处“多元性”。以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都是“各自为政”,缺乏“联合作战”意识。自实行多方参与的“联动联调”以来,仅2017年就调处各类纠纷2000余件,是过去全区各级调解组织调处数量的3倍。

  街道担当作为,基层纠纷调处“主力军”。在街道,建立了“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设立了纠纷受理大厅(群众接待区),由街道综治办牵头,人社、公安、民政、卫生、城建、房管、市场监管、工会、妇联等相关单位派员进驻,提供“一站式服务”,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设立综合协调室、心理咨询室、矛盾纠纷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网格化管理室。

  社区源头治理,当好矛盾纠纷“调和剂”。在社区,依托“司法行政工作室”,建立“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牵头,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做实前端预防、源头治理和便民服务。

  网格设立专职网格员,配强纠纷排查“流动哨”。社区专职网格员利用手持“社区e通”信息采集终端,按照自身工作职责,通过照片、文字、语音等方式,向所在街道平台报送涉及矛盾纠纷、社会治安、信访稳定等领域的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稳控,第一时间处置。建立了“排”“调”分离机制,即网格员负责排查矛盾隐患,有关单位负责调处化解。

  目前,崂山区“五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已初步建立,通过多方“联动联调”,基本形成了共建态势,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扩大联动范围;通过单位间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共同治理;通过大数据联通、“智慧云”平台运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