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方成功抓获“微粒贷”诈骗团伙
刑事拘留43人 涉案金额达600余万元
“微粒贷”是当前十分火爆的一款网络借贷产品。它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腾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只有受官方邀请的用户才可开通,根据用户的信用记录主动提额,不是每个人都能开通。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利用QQ、微信、短信等方式,声称可以开通“微粒贷”或者提高“微粒贷”额度进行诈骗。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打掉了一个以开通“微粒贷”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通过缜密侦查,历时半年,抓获涉案人员50多人,刑事拘留43人,受害人多达2000余名,涉案金额高达600余万元。
2017年7月中下旬,在杭州地铁集团上班的何先生在网络上浏览到一则可以帮忙开通“微粒贷”的广告。何先生正对自己的“微粒贷”没有开通发愁,于是,他添加了广告上的微信号码并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称开通“微粒贷”需要转账1000元人民币作为开通的技术费,何先生根据对方要求转账1000元。当何先生按照对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操作时,并不能开通“微粒贷”。何先生再次与对方交涉,对方仅仅是发些“人人贷”“现金贷”等其他网上APP贷款软件应付何先生。在何先生不断地与对方交涉后,对方直接将何先生的微信拉黑,何先生无法与之再联系了。何先生发现受骗后到杭州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报案。
2017年8月初,家住杭州市上城区的许先生也遇到同样的诈骗。许先生在网络上看到可以帮忙开通“微粒贷”的广告后,通过微信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称开通“微粒贷”需要先支付技术操作费,许先生根据对方要求,通过支付宝转账1600元。接下来,徐先生和何先生遭遇的情况一模一样。对方先是随意发些信息应付他,然后再发些其他网络贷款APP给他,最终还是无法开通“微粒贷”,最后对方将许先生拉黑,不再理会。钱花了,“微粒贷”却无法开通。许先生发现自己受骗后,到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湖滨派出所报案。
经上城区公安分局侦查,发现包括地铁分局受理的案件在内,杭州有7起以开通“微粒贷”被骗的案件,涉案金额近万元。上城警方成立专案组,对全部案件进行串并侦查。通过调查发现,位于湖北武汉的一家网络公司“未来之行”涉嫌以开通“微粒贷”“蚂蚁借呗”为名实施诈骗。在对“未来之行”诈骗团伙的组织结构、主要成员及落脚点调查清楚后,2017年8月28日,上城警方调集刑侦、特警、网警、派出所警力100余人,会同地铁分局公安干警前往武汉。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2017年8月30日上午,专案组果断行动,对“未来之行”网络公司实施封控,现场抓获包括公司法人余某(男)、接待兼会计熊某珍(女)等团伙主要成员在内的涉案人员38人(其中女性嫌疑人16名),现场扣押涉案电脑36台。
杭州上城警方调查发现,2015年8月以来,“未来之行”公司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渠道发布广告,称可以为开通“微粒贷”“蚂蚁借呗”提供技术服务,当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就以支付技术费的名义要求受害人通过支付宝转账1800元至2400元不等。遇有还价的,他们就根据情况降价。当受害人转账成功后,团伙提供假的技术信息或者其他网络借贷APP给受害人,甚至直接将受害人拉黑不理。该公司以此实施诈骗2000余起,受害人2000余名,涉案金额达600余万元。因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专案组民警多次出差,主动寻找受害人,进一步收集、固定团伙的犯罪证据。
据了解,该公司在实施诈骗期间,有些参与诈骗的员工已经离开公司。为彻底肃清该诈骗团伙,2017年下半年以来,上城警方克服工作任务繁忙,不畏侦查取证工作的困难和艰辛,先后十余次组织警力前往湖北、广东、海南、四川等地调查,辗转几万里,又抓获涉案人员20多人。
截止到目前,该案共刑事拘留43人,经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13人,15人已移送检察院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警方郑重提醒:
“微粒贷”是官方邀请开通并根据用户的信用记录主动提升额度,开通和提升额度完全是免费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没有权力替官方帮助用户开通或提升额度;而“蚂蚁借呗”则是每个支付宝用户都有的,不需要技术帮忙开通。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就是诈骗:
1.利用QQ和微信,称有“微粒贷”或“蚂蚁借呗”借钱资格,进行出售。
2.以帮助用户开通“微粒贷”或“蚂蚁借呗”,并提升额度名义收取手续费、技术费。
3.以帮助用户开通“微粒贷”“蚂蚁借呗”,或提升额度需要提供用户个人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