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绿色发展添强援—— 环保税来了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简称环保税法)已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而环保税法的立法宗旨和功能定位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实施好这部税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税法以污染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并对降低排污浓度的企业给予减税优惠,这一机制可以有效调动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改进技术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积极性。同时,该税法还将进一步强化税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控作用,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落实排污者责任。
开征环保税的环保意义大于财政意义。1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联合介绍了这个新税种的实施情况。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会上表示,环保税法的法律效力更高、征管机制更加严格,可以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预等问题。
目前,虽然距4月1日环保税首个申报期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但各项征管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各地环保部门已将全部历史涉税数据向地税部门移交。各级地税机关已据此初步识别和确认环保税纳税人33万户。
本期,本报将深度解读这部“绿色税法”。
相关报道详见02、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