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法律服务人”讲述最美普法故事

  “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代表纷纷表示,受邀参加此次座谈会,深感荣幸,备受鼓舞。今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1月11日,“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出席并讲话。

  座谈会上,5位代表分别讲述了自己作为法律服务者的工作经历,并畅谈他们作为法律服务者的职业情怀。

  

为法治中国建设奉献力量

  

  陈贤:安徽省开仁律师事务所主任,“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她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道德模范、新疆司法厅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西藏人民群众满意律师、中国十大正义人物、中国好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2016心动安徽最美人物、2017年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20周年突出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等我有能力,一定要回报社会。”来自安徽的陈贤在座谈会发言中讲到,她还在上高一时就有了这样的志向。想当初她家庭经济困难,是她的班主任及全班同学帮她交清了学费,有的同学把吃饭的钱都拿出来了,这令她一生难忘。

  2014年7月,陈贤报名参加了“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从事法援3年来,她先后赴西藏、内蒙古、新疆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其中在西藏办结了58个案件;在内蒙古办结了85个案件;在新疆办结了218个案件,全部是劳动争议案件,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在西藏昌都县,陈贤成为当地唯一的一名执业律师。让她印象颇深的是,其中有两个被判缓刑的少年,学校不愿让其继续上学,是她和主审法官到学校去做校长工作,两个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孩子的母亲献给陈贤洁白的哈达和一面锦旗,并紧紧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在内蒙古,陈贤忘不了被继子赶出家门,在冰天雪地里流浪的刘大爷,因为她的努力,重新回家时像孩子般开心的笑脸;还记得饱受家暴摧残、一度绝望的张大姐,因为她的努力,拿到离婚判决书时脸上重新焕发的生命色彩……

  尽管办理了这么多案件,但陈贤认为,普法比办理案件更重要。于是,她挤出时间进工地,走村串户普法。2017年12月15日前后,在新疆,她冒着大雪去皮山县4个村进行普法宣传,一句“亚克西姆斯兹”拉近了她和维吾尔族老百姓的距离,内容涉及反家庭暴力法、婚姻家庭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民间借贷。四场普法,现场近2000名群众,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老百姓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其中一个村会议室太小容不下几百人,只能露天。当时,天上正下着雪,陈贤提问,当地群众举手回答,积极性很高。1个小时过去了,陈贤面前的桌子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雪。

  作为34万律师的一员,陈贤说,她将继续前行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为法治中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全力以赴贯彻落实监狱工作治本安全观

  

  岳海:曾在黑龙江省新康监狱工作10余年,现任黑龙江省松滨监狱纪委书记。2011年获黑龙江省政法委“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2年获司法部“全国监狱劳教戒毒系统规范化管理年活动表现突出个人”称号,2016年被授予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十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新康监狱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集中收治传染性疾病的病犯监狱。民警每天与艾滋病、精神病、危重病犯和肺结核病犯零距离接触。黑龙江省松滨监狱纪委书记岳海在新康监狱工作时,肩负着协调监管改造和医疗救治的双重职责。10年来,他协调调犯37次,累计3216人,外出就医1129人次,从未出现任何监管安全事故。

  在座谈会上,岳海讲述了他亲历的一件事情。2009年岳海任艾滋病监区负责人时,曾有一名艾滋病犯人拿着沾血的玻璃冲向民警,企图干扰民警正常执法。当时他没有多想,第一时间冲上前去,迅速将犯人制服,自己的手却被划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艾滋病犯人的血液沾染到他的伤口,当时大家都惊呆了,因为血液传播是艾滋病重要传染途径。他被第一时间送到医院进行病毒阻断,在阻断病毒的那段时间里,岳海的身体经常出现呕吐,食欲不振,失眠,幻觉。1个月内体重下降近20多斤,他甚至向妻子交代了后事。

  尽管身心备受煎熬,但当最终化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时,那一天还是成为他们全家最快乐幸福的一天!这件事情发生后,岳海从来没有后悔和放弃过,因为他内心始终充满着对监狱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对党的无限忠诚。

  岳海说,他作为基层监狱民警,一定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贯彻落实监狱工作治本安全观,为监狱工作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武真:北京市天康教育矫治所派驻门头沟区司法局警察。曾荣获奥运安保嘉奖、60周年国庆安保三等功、十八大安保三等功、社区矫正10周年矫正干警先进个人。2015至2017年度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

  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使其顺利融入社会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

  1名社区服刑人员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缓刑。在看守所羁押期间,其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入矫后,他情绪低落,还一直因父亲的去世而对被他伤害的人心存怨恨,伺机报复。

  武真在与这名社区服刑人员谈心时,发现了他的问题,并对之进行说服教育。武真还给他算了3笔账,并说了3句话。

  一是法律账。“你从前那一拳,被判处缓刑,如果再犯,就是累犯,必将加重刑罚。”

  二是亲情账。“你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你母亲还在,还有年幼的孩子要扶养,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在,家就在,你不在,家里日子怎么过?”

  三是经济账。“你从前那一拳赔了20万,你在社区服刑,每天开出租车还能挣几百,如果你进监狱服刑,每天就没有收入了,母亲、孩子靠谁养活?”

  听了武真的劝解,这名社区服刑人员打消了报复的念头,从此自觉接受监督管理,最终顺利解除矫正。

  武真在座谈中还讲到一件让她深有感触的事。石景山法院决定对1名暂予监外执行类罪犯收监执行时,这名罪犯在地上打滚,并以3个孩子为要挟,抵抗收监执行。武真将其强制带到警车上,上车后该名罪犯企图吞戒指自残,武真将戒指夺下,并且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告诉他3个孩子已妥善安置,不能以此作为抵抗收监执行的借口,最终使其放弃自残的想法,成功执行收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15年里,武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好矛盾纠纷的“守门人”

  

  任红梅:党的十九大代表,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她所在的社区接受省市各级政法、综治、司法行政部门检查指导20多次。她本人曾代表矿区为来自全省政法综治的人员进行人民调解方面的现场观摩授课,曾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佳最美社区干部等荣誉。

  “人民调解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使命。”任红梅所在的社区辖区原来是百年老矿,因煤炭资源枯竭,破产10多年了,男人们都到外地打工谋生,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社区里流传一段话:“男人出远门了,家里反了天了,老人变坏了,媳妇扎堆了,娃娃们也都学淘了”。

  针对这种情况,任红梅提出了“奉献、责任、服务、创新、诚信”的鸿雁精神,成立了“遇到困难,你帮我帮大家帮”的“鸿雁邻里中心”,设立了“遇事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大家一起来评理”的“鸿雁邻里聊吧”。她积极宣讲人民调解政策,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近年来个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件,成功率达95%以上。

  看到社区孩子们整天沉迷于玩手机、去网吧,任红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个人出资3万元筹建亲情FAMILY社会服务中心,辐射周边学校1.4万名青少年,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法治宣传服务,为此她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师。

  任红梅还创新性地将人民调解工作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构建起了基层单位紧密协作、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5年来,在任红梅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当好矛盾纠纷的“守门人”,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人民调解这条路上,任红梅说,她不仅要继续做下去,还要将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更加富有成效。

  

“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

  

  邓林:湖南省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戒护大队教导员。他先后获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优秀公务员,2011年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2014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度湖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2015年湖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最美戒毒警察”,2015年和2016年分别记个人三等功,2016年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8年邓林毅然放弃医院的高薪,从令人艳羡的“白大褂”转行做了一名戒毒民警。2010年,邓林为救治戒毒人员黄某患病的孩子,自己孩子却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病逝,他的做法感人至深,被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跟踪报道。从2008年至今,邓林和同事成功对3000多名戒毒人员开展了戒毒治疗,累计救治艾滋病人员及精神障碍戒毒人员120余人,在他的帮助下,10多名戒毒人员成功实现就业创业。

  邓林在座谈中表示,每当看到许多难矫治戒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重获新生,他都感到深深的自豪!

  最让邓林难忘的事是帮助戒毒人员黄某的儿子小宇。小宇因患先天性心脏病,生命垂危,需要手术,家里因黄某复吸无力承担。经各方努力,北京某医院答应免费给小宇手术。邓林在北京陪着小宇手术,无暇照顾已经怀孕8个月的妻子,他们的孩子因多次宫内缺氧没有及时治疗,留下后遗症,一岁便离开了人世。邓林说:“对黄某进行回访,看到他一家重获幸福,他的小孩对我喊着‘警察爸爸’时,顿时让我既心酸又甜蜜!这心酸,是我无暇照料我那病重的儿子,使其失去幼小生命的痛楚;这甜蜜,是我成功教育挽救戒毒人员的喜悦!”

  座谈结束时,邓林作为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郑重表态,他一定按照司法部党组提出的“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治本安全观的要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不负重托,将这些带着违法恶习、甚至犯罪前科的吸毒人员矫治成为“合格产品”、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