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一中院向“执行难”持续发力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今年是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展破解“执行难”工作专项行动的第二年,也是破解“执行难”的关键之年、决胜之年,该院聚焦短板、聚力重点、聚凝士气,在开展破解执行难“百日奋战”的基础上,又全力投入上海高院组织的“上海法院执行会战100天行动”,成效显著。
“截至11月,今年共执行到位71亿余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29人,限制高消费111人,限制出境65人次,司法拘留2人;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金额近5亿元……”上海一中院副院长孙敬沪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执行工作的总体情况,用一组可观的数据回应了公众对执行权威的期待。
为有效落实执行规范化要求,该院推出多项举措。开展案款清理专项活动,对所有执行代管款集中清理,严格实行“一人一案一账号”。同时,对一些汇入该院账户但未明确指明所属具体案件的款项即不明案款进行彻底清查,实现全市法院不明案款率先清零,真正做到底数清、账目明。制定出台《财产保全操作实施指引》,有效提高保全事务操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由执行裁判庭对执行异议与执行复议案件进行审查,实现对本院及基层法院执行行为的有效监督和规范。今年该院共审结执行异议复议案件149件,撤改、发回20件,撤改、发回率达13.4%,有效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
据了解,该院将创新执行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推进破解“执行难”的重要思路。网络司法拍卖因其公开、透明、高效,能够较好维护各方当事人的权益,成为执行中处理财产的“新路子”。该院专门成立网络司法拍卖办公室,制定《网拍实施细则》,分别组织了三次集中网拍,并通过公拍网、淘宝网以及该院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对拍卖标的进行公告。
该院还率先制定《执行警务保障若干规定(试行)》,建立执行法警大队统一送达市内文书、办理简单执行事务制度,更好发挥执行法警作用,拓宽其工作领域,分解执行人员压力。
据悉,该院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进一步巩固破解“执行难”成果,如继续对对抗执行、规避执行等行为采取高压态势,通过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乃至追究刑责等手段,使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进一步树立执行权威;用好财产申报措施,对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主体,采取相应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