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安保新路径深圳市园岭街道打造全方位安全守护模式
2017年以来,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在福田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及防控工作,打造全方位立体安全守护模式,切实增强安全把控力和人民群众安全感,高效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园岭街道通过政企联动等模式,创新大型活动安保新路径,确保了人流量超千万人次的体育中心平安稳定;通过打造科技先行工作模式,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雪亮工程、省综治信息系统推广等工作,利用大系统大数据筑牢安全事故“防火墙”,利用微平台搭建安全事故“防护网”,将安全监管工作向网络虚拟空间延伸;通过“平安园岭”民生微实事项目织密“天网”“地网”“技网”,打造辖区全方位立体安全守护模式。
打造政企联动新模式
创新大型活动安保新路径
深圳市体育中心位于福田区园岭街道八卦岭片区,体育中心共有市体育场、市体育馆、市游泳跳水馆、市网羽中心4个体育场馆。作为市、区两级政府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年人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节假日或重大赛事举办期间人流量处于“井喷”状态。多年来,深圳市体育中心保持了“零事故,零投诉”的良好态势,被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7年9月,市体育中心再次荣获福田区颁发的“落实综治主体责任先进单位”称号。
园岭街道坚持安全第一的工作宗旨,警钟长鸣,精益求精,联合市体育中心、及其所属各场馆、商户、辖区派出所、消防等相关单位共同打造了安全生产多级联动平台,依附体育中心所属园区形成安全生产常态化联动服务机制。建立了7个工作群,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共享,第一时间把危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过政企联动,确保大型活动和谐有序。早从2015年开始,园岭街道就为体育中心成立了一个由30名应急民兵组成的民兵排,接到指令马上集合进行支援。此外,园岭街道多次协同区公安分局、区文体局执法大队、区安监局执法大队等部门,加强对市体育中心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对市体育中心的娱乐场所、四大体育场所、配电室等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定期巡查隐患,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此外,园岭街道还多次邀请区人大、区政协等单位到实地调研、座谈,共同商讨大型活动举办期间扰民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提前预告活动时间,加强灯光和音响设备管理,将声、光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小;采取设置专门区域供周边居民锻炼、健身活动的办法解决大型活动期间场地占用问题,并派体育指导员义务指导居民科学健身,为体育中心与周边居民的邻里关系打下良好基础,有效消除社会治安隐患。
针对大型活动频繁的特点,联合八卦岭派出所研究制定“深圳市体育中心大型活动管理办法”,形成从活动申办手续指引、场地搭建施工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到活动举办期间安保人员岗位设置、观众进出场管理、交通指引等相关流程“一条龙”的工作流线,极大提高了对接效率,形成了高效率、高水平的大型活动安全生产管理通路。
打造科技先行工作模式
创新“平安园岭”建设新思路
2017年,园岭街道“平安园岭”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共调解纠纷678宗,其中较大群体性纠纷48宗,涉及人员798人,金额602.97万元,调解率达98.5%。今年创新了“平安园岭”建设新思路,打造科技先行工作模式,全面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升级了街道综治中心,安装了“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排查和追踪安全隐患,打造安全监管微信群6个,将监管工作向网络虚拟空间延伸。
按照广东省委政法委统一部署,根据《深圳市“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2017年度园岭街道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升级改造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增加排查防控违法犯罪和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两项职能。在街道507室设置了群众接待厅,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提供信访接待、人民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在505室设置矛盾纠纷调处室,为街道综治成员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提供场所;在街道503室设置监控研判室,安装了“全国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在街道503室应急指挥中心加挂“综治联勤指挥室”牌子,承办任务分派、跟踪落实、统筹协调各部门和中心信息化应用;积极推广应用省综治信息系统,完成各项资料的录入。
此外,园岭街道还利用大系统大数据筑牢安全事故“防火墙”。依托福田区安全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资源,加强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特殊性分析,排查梳理高位企业分布情况,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建立企业隐患自查自报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真正实现隐患“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规律可循、责任可究”,目前入库企业1483家,自查自报自改隐患997处。
园岭街道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扁平化、无边界、零距离、大数据、高速度的传播特点,将安全监管工作向网络虚拟空间延伸,利用微平台搭建安全事故“防护网”。建立隐患自查自报QQ群,餐饮、汽修、印刷、物业管理、“三小”场所、培训机构等行业监管微信群6个,纳管人数达3600余人。
打造立体化安全守护模式
全方位提升园岭平安稳定系数
2017年,园岭街道结合辖区老旧住宅区、工业区治安形势、消防安全实际,通过“平安园岭”民生微实事项目打造了立体化安全守护模式。一是织密“天网”,视频监控全覆盖。目前辖区的重点单位、人员人流密集场所、网吧等区域视频监控设施安装率100%。二是织密“地网”,巡逻防控全方位。投入42万元,组建12支专职巡逻队,在重点复杂路段和重点要害部位全天候巡逻。三是织密“技网”,科技支撑无死角。投入270余万元,组织网格员、物业保安员逐栋逐层上门入户,为老旧小区、“三小”场所安装独立烟感报警器、自动喷淋装置,安装、更换漏电开关,配置微型消防车和微型消防柜,安装电单车自动充电系统在八卦岭宿舍区加接进户入室地线2688米、惠及居民896户。
园岭街道在街道综治委的领导下,整合辖区群众力量,建立群防群治联动机制,构建了四支群防群治队伍共计1207人,其中,街道机关工作人员队伍165人;辖区派出所、交警、消防、市场监管队伍450人;辖区重点防护单位及物业管理队伍325人;社区工作站基层队伍267人。通过发挥这四支队伍的作用,使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园岭街道还新创建安全文明小区1个,提升小区3个,巩固小区4个,整改小区9个。2017年利用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契机,督促小区挂上治保会牌子,挂牌创建4个小区。对于一些小区经费不足、警力不足等问题,街道给予大力支持,为小区自保会购置消防和治安防护器材,出资近80万元为辖区派出所聘请巡防人员。
今年,园岭街道综治办联合司法所和各社区工作站共开展各种主题路面宣传活动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使平安创建宣传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