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最多跑一地”化解民间矛盾

    杭州市富阳区通过建立警诉调联动、警律联调、司法确认等机制,组团在老百姓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当地,被称为“枫桥经验”的创新版。

 

 

  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民间发生矛盾纠纷,不需要四处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够向所有相关的“婆婆”倾诉,然后像开圆桌会议一样将问题说清楚、解决掉。

  这个被称为“最多跑一地”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是在富阳撤市建区后,应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社会矛盾凸显问题,由当地公安部门创新的。

  “这既响应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是‘枫桥经验’的创新版。”杭州市富阳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赵志军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基层派出所的试点

  “最多跑一地”的机制最早是富阳区新登派出所在实践上萌发的,起初叫“警律联调机制”。

  在这个派出所辖区,纠纷打架类警情一直占总警情的48%左右。宜多调解不宜多处理的民间纠纷占用大量警力和精力。

  “前几年,我们在双聘时,民警一听到要到新登派出所来,大家都打退堂鼓。”新登派出所所长倪国春苦笑道。

  今年年初,新登派出所按照分局的部署试点“警律联调机制”,想通过引入专业律师介入纠纷,以规范的语言化解纠纷,减轻民警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新登派出所选聘了5名有不同专长的熟悉本地风土人情的联调律师,每周四下午有一律师轮值参与调解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其他时间,群众也可通过联调室里的视频对话系统免费咨询。

  试点不久,新登派出所就尝到了甜头。一天凌晨,新登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新登镇松溪开发区某公司内有人打架。

  民警韩铖赶到现场查明,该公司员工包某与赵某在上班时发生口角,包某持工具将赵某打伤。

  韩铖在当日上午组织案件双方当事人调解。双方达成调解意向。但因赵某先期已花掉3000元治疗费,后期还面临复诊、鼻部整形等治疗环节,双方对赔偿金额争执不下。

  当日,因不是律师固定轮值工作日,民警通过视频向擅长调解人身侵权纠纷的浙江恩波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少武寻求帮助。最后,张少武结合证据和赵某面部伤情,最终算出1.5万元的赔偿参考值。

  可就在民警草拟协议时,包某突然提出一时难以筹集1.5万元,只能先期支付3000元,余款延期支付。赵某不肯,协议眼见告吹。韩铖立即建议走“司法确认”途径,通过法院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也就是协议经法院确认后不需要打官司就可由法院强制执行。

  一起凌晨3时发生的伤害案件,通过调查取证、治安调解、远程咨询、司法确认多个环节,当日12时就处理完毕。

  “以前数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9个小时就完成,且没有后顾之忧。”韩铖告诉本社记者。

  已经参与“警律联调”矛盾纠纷化解一年多的浙江好阳光律师事务所律师袁麟也连连称赞:“律师作为第三方,通过专业化的解释,大大降低了矛盾双方的对抗程度,加快了矛盾化解。”

  据富阳区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孙建国介绍,将警律联调与司法确认捆绑,在全国尚属首例,达到了调解氛围更加和谐、过程更加规范、调处更加成功、群众更加满意、普法更加有力的效果。

“命案”纠纷就地化解

  在倪国春看来,今年5月29日发生的一起命案所引发的矛盾纠纷的最终化解,是“警律联调”机制走向“最多跑一地”联动机制的“大练兵”。

  来自甘肃的离异A女士带8岁的女儿在新登开了一家服装店,并与当地人B重组家庭。5月29日,在办喜酒半个月后,因家庭纠纷B将A母女杀死后自杀。

  案发后,死者A的妹妹和哥哥赶到新登,要求B的家属按照每人50万元赔偿,否则他们将采取极端方式解决。

  但被害人与凶手均已死亡,其所有遗产仅够还清债务。赔偿金由谁来付?而且A的赔偿金继承人为其哥哥妹妹和女儿,女儿的赔偿金继承人应为其父亲。赔偿金如何分割?

  此事处理不好,将有可能引起跨镇、跨区、跨市,甚至跨省信访纠纷。

  派出所多次协调司法、法院、综治办等部门参与纠纷调解,将事件的因果关系、法律责任、救济渠道、司法途径的走向等,对当事人依情、依理、依法反复分析解释。特别是民警辗转找到在江苏的A的前夫,说服他签署相关法律文书。

  最终,商定由凶手家属补偿13.5万元、司法救助5万元。被害人家属与凶手家属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和停访息诉协议书。纠纷从6月6日发生至9月18日了结,历时3个多月。

  “在这个案件中,我们探索运用了警诉调联动机制,整合了各种资源,运用派出所人身控制的威慑力、法庭裁判的强制执行力、司法所和乡镇部门前期接触当事人的亲和力,发挥了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公信力,促进了事情的顺利解决。”富阳区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柳士明感慨道。

  “警诉调联动”机制实行后,老百姓“最多跑一地”便可将矛盾纠纷化解,省时省事省力。

  富阳城南派出所辖区处于工业园区,企业工伤、打架等纠纷较多。所长金健勇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派出所通过驻所的律师、老娘舅、品牌调解员和驻村指导员的联动调解,共化解矛盾纠纷300多起,做到了矛盾不出街道。

南宋大孝子故里的实践

  富阳区警方的“警诉调联动”机制的探索,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富阳的创新实践。富阳区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联动机制实施意见》,并把“最多跑一地”机制试点放在渌渚镇。

  渌渚镇是南宋大孝子周雄故里,孝善文化底蕴深厚。试点的载体就是“渌渚镇孝善平安工作室”。按照联动机制要求,矛盾化解采取“1+4+X”的形式,以达到“群众少跑腿、部门多发力、问题在一地解决”的目的。

  “一地”是指一个乡镇“街道”;“1”是指乡镇(街道)综治平台,“4”是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四个部门,“X”是针对具体个案时需要联合协调的其他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及社会力量。

  “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应该是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一体’的。孝善平安工作室作为一个综合矛盾化解平台,将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综治、网格、人民调解、社会公益力量全部纳入,真正体现出最强法治力、最高孝治力、最优自治力、最佳综治力,让群众最多跑一地,就能把矛盾解决。”富阳区渌渚镇党委书记洪金元告诉本社记者。

  前不久,孝善平安工作室运用这个联动机制成功将一起某村村民的信访积案顺利平息。该案是某村村民以千岛湖配水工程造成损失等为由从去年8月起不断信访。孝善平安工作室成立后重点攻坚此信访案件。

  多次参与调解的新登派出所副所长陈宇、民警袁建涌回忆起多部门在平安工作室协同作战的情形,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合力”。

  “本来矛盾纠纷化解从了解案情开始到调解,调解不成走法律程序,需要当事人跑多次、跑多地。现在一门受理后,内部流转、信息共享、责任压实、部门联动,实现群众跑一地。”渌渚镇社会管理中心专职副主任章忠军告诉记者。

  今年1-9月,渌渚镇区长公开电话和信访件共191起,同比下降33.9%

  新登法庭庭长俞忠认为,“最多跑一地”联动机制特别是法院、司法、律师等部门人员的参与,将法治理念渗透进调解过程,以法治方式固定调解结果,防止了大量经调解的民间纠纷出现反复,为公安机关解放了警力。同时,这种机制更注重调解质量,缓和矛盾激烈程度,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教授认为,富阳的“最多跑一地”对群众百姓来说,减轻诉累,修复了受损社会关系;对乡镇(街道)来说,增强权威,发挥了人民调解优势;对政法部门来说,减轻负荷,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更为优化政法资源配置,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出了力;对社会发展来说,传承创新,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最多跑一地”是对枫桥经验的还原和创新。

  现在,富阳区已在全区推行了渌渚镇的经验。杭州市富阳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赵志军表示,通过这个联动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疑难事件不出区”,切实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富阳版“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