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北海法学会开展多种形式法治宣传
本报讯(记者罗宗明 通讯员林雅雯)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法学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定位,坚持“三个立足”,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为抓手,组织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借路搭桥,创新载体,不断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路子,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积极推进北海市法治建设事业。
北海法学会合力打造北海特色法治文化讲坛,创新法治工作队伍教育模式。2012年以来,北海市法学会结合实际,组织开办法治文化讲坛,采取法学会、政法委主办,市直各政法部门轮流承办的形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本市工作在政法一线专家型的法学法律工作者举办法学讲座28期。讲坛既有涉及法治理论前沿也有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专题,促进了北海市政法综治队伍树立法治信念,提升了法治修养。
以全市领导干部为对象,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能力为目标,强力推进“双百”活动。北海市法学会坚持把“双百”活动办好、办精,推动“双百”活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党政机关、进政法部门、进党校高校,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等媒体配合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今年7月,北海市法学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将“双百”法治宣讲活动纳入全市领导干部“扬帆前行”知识讲座中,与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法治办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主办了一期2017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北海专场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作《民法总则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专题报告,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部门以及县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共280多人参加了讲座。讲座切实加深了领导干部对《民法总则》的了解,提升了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为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提供助力,参加了这次学习的领导干部反映强烈。
北海市法学会坚持立足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信仰,以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为载体,抓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2016年以来,全市建立了28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以法治教育“四落实”为目标,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建设“四有”为抓手,每年都协调整合法检公以及律协组织大批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送法进校园”“小手牵大手,学法一起走”等法治文化基层行主题教育活动。2017年,全市法学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共举办各类送法进校园活动98场,指导学生开办少年模拟法庭34场次,受教育学生达到13万人次。
北海市法学会以市民群众为对象,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为目标,进校园上海岛到乡镇开办法治公益学堂开展法律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北海市法学会与市图书馆达成合作,利用图书馆社会公共开放式资源平台进一步推进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治大宣讲”活动,市法学会投入资金和宣讲团力量在图书馆开设每个月一堂的“珠城大讲坛——法治公益学堂”,并商同市律师协会在图书馆设立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点,在开讲堂的同时安排律师轮值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群众法律诉求。此外,北海市法学会牵头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助力社会治理深入基层开展“双提升”、反邪教以及打击走私等宣传,今年以来,先后到涠洲岛、山口镇等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积极参与各类法治文化宣传活动。
北海市法学会组织成立法治宣讲队伍,推进法治宣传工作持续长效开展。北海市法学会在建立专家库的基础上,建立了50多人的法治宣讲团,常年深入全市基层推动“法律六进”等工作。北海市法学会指导铁山港区法院成立了青年法官法治宣讲团,以建立在该院的法治教育基地为依托,为全市开展法律宣传提供服务,成效明显。青年法官宣讲团成立以来,先后到学校、央企、机关、乡镇、法治公益学堂宣讲法律23场次,受众达6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