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20年资助办理法援案件47万余件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近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北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推进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规范化建设”座谈会。自成立至今的20年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募资工作,募集物资10.71亿元,通过举办活动、设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公益项目,共资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万余件,让1640万群众直接受益。
公益项目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20年来,基金会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组织实施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中国优秀学子法律援助项目、“592”项目等大小项目36个,满足困难群众多种法律援助服务需求。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由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会同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组织实施的大型公益项目。
从2009年实施以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每年组织一批律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中西部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短缺的贫困县服务1年,为当地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连续8年向中西部地区的392个县(区)派出了1100余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9804件,为上百万困难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18830余场,化解了上万起群体性矛盾纠纷,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律师和法律服务机构。
为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从2009年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通过彩票公益金资助办理涉及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各地陆续发展出一批以农民工为主要援助对象的公益法律服务机构,依托这些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公益法律服务律师。
截至2017年10月,这些专门机构已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0多万件,直接受益农民工超过60万人次,办理案件4万多件,帮助农民工切实拿到欠薪、工伤以及其他赔偿款7亿多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张军在讲话中肯定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20年的发展成就。张军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法律援助基金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做好基金会工作的根本保障。要深入开展“1+1”志愿者行动,规范实施“中彩金”法律援助公益项目,不断推出新的法律援助公益项目,大力募集法律援助资金,大力配合司法行政机关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1+1”律师志愿者代表陈贤,“中彩金”项目实施单位代表佟丽华,理事代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法律部主任杜江波,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林育均,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张朝晖等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原理事长岳宣义作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