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东升镇探索基层普法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田雄 □王中正) 普法工作从“一五”到“七五”历经30多年,由于基层法治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的知识普及使群众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为此,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创新方式方法,在改革普法的形式上作文章。

  东升镇在合村并组后的20个村都开设了法治小广播。每个村都定期在星期一早晨进行法律知识广播宣传,法治小广播的宣传对法律知识普及起到了覆盖面广、影响大的作用,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与此同时,东升镇还在每个村开办有法治宣传栏。今年以来,该镇普法依法治镇办公室每半年向各村提供一次用于法治宣传的法律知识内容,各村根据内容自己确定版面,开办法律知识宣传栏。法治宣传的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

  在东升镇,普法方式最具特色的还有农家法治书屋。该镇普法依法治镇办公室在每个村农家书屋的基础上,要求各村在农家书屋增设法律知识书籍专柜,村民均可自行随时到法治书屋学习法律知识。

  另外,该镇还借助辖区中小学校进行法律宣教。东升镇各中小学不仅在学校课堂开设法律知识讲座,而且号召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宣传到社会上,学校还组建法治宣传小队,不定期在全镇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收到了良好的“小手拉大手”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东升镇自去年就实现了全镇法律顾问全覆盖,将三位法律工作者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法律服务内容在全镇各村进行张榜公布,同时各村治安调解主任在自己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当起了法律小顾问的角色,更便捷、更及时地为村民开展法律服务。

  同时,东升镇还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比如利用微信这种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法治宣传。今年上半年,该镇开通了“平安法治东升”微信热线群。热线开通后,共解答法律咨询113起,进行法律知识宣传12次,使3名在外打工的东升籍农民工得到咨询解答后,解决了讨工资说法的难题。

  为了配合上述普法方式,东升镇还创办了自己的小报《平安法治东升》,如今已累计发行约40万份。

  由于法律知识的增强,法治观念的转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广大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办事在东升已形成良好风尚,过去无理取闹、无法无天的行为已日渐消失。如该镇大杨树一村民在福建打工,施工中受伤后组织多人在工地闹事,想达到赔偿的目的,结果被当地公安机关处罚。镇法律顾问得知后,通过电话微信进行引导,走依法维权程序,在法律顾问的援助下,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该村民获得了近30万元的赔偿。

  现在,浓厚的法治氛围充满着东升镇,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风气影响着东升镇,广大群众闲时学法、遇事找法、维权用法,无理不找事,有理不闹事,已形成自觉行为。近日,镇一中一位12岁女学生跳水身亡,有个别群众怀疑说,肯定是孩子在学校受了老师的气,建议家长和亲属去学校闹事。明事理的家长在万分悲痛的情况下说:“我孩子从家里出来跳水身亡,有何理由找学校闹事呢,那不是明摆着无理取闹,违法行事吗?”

  如今,良好的政风、民风、社会风气日渐形成,各类矛盾纠纷同比下降,未出现一起刑事案件,未产生一起聚众斗殴,未出现一次群体上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与日俱增,东升镇还连续5年被上级政府授予平安乡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