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民治街道攻坚克难 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让毒品远离民治大地,是全街道人民的期盼;让毒品远离千家万户,是全省、市各级禁毒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让人人拒绝毒品,是禁毒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与崇高使命。
2016年5月,深圳市禁毒委下发《深圳市禁毒委员会关于确认禁毒重点整治地区的决定》文件,决定将宝安区列为市禁毒委挂牌整治地区;将罗湖区南湖街道办、龙岗区布吉街道办、龙华新区民治街道办、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办列为市禁毒委通报警示地区;将福田区福田街道办、南山区蛇口街道办列为市禁毒委重点关注地区,限期1年整治。在1年的整治时期内,民治街道顺利通过市禁毒通报警示地区“摘帽”目标,禁毒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从“戴帽”到“摘帽”,这与龙华区、民治街道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以摘掉“帽子”的决心有关。
自2016年5月被“戴帽”后,民治街道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民治”总目标,按照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物流行业、娱乐场所、出租屋巡查、贩毒吸毒、寄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毒品举报奖励、社区戒毒(康复)干预等八大项整治行动,强力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工作。经过1年多的整治,破获案件、预防教育、社区戒毒(康复)、禁毒社会化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辖区毒情形势得到有效遏制,民治禁毒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不同程度肯定。
为了帮助民治街道更好地开展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市禁毒办、区禁毒办领导多次到民治调研指导工作。
一把手亲自抓
民治街道禁毒工作顺利“摘帽”得益于力度空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抓,并亲自为单位全体干部、社会公众讲授禁毒培训课。据统计,民治街道就禁毒工作,召开党工委领导班子会议36次、禁毒办日常会议40余次,禁毒办督导组到各社区、派出所等单位开展督导禁毒工作10余次。毒品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歌舞娱乐场所涉毒现象基本杜绝,吸食毒品违法行为明显减少,贩毒犯罪行为得到抑止,被市禁毒委挂牌重点整治的民治街道顺利摘帽,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以制度为指引
制定了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及办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责任追究办法、考评办法以及督查制度等基本制度。街道与23个成员单位签订了禁毒工作责任书,将禁毒工作责任分解到单位、责任到人,通过定指标、定任务实施管理、考核,确保禁毒整治参与部门无缝衔接,推动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落实经费保障
街道投入经费约530万元,各项禁毒基础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打击整治成效跃上新台阶,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统计,2016年5月1日-2017年4月28日辖区派出所共破获毒品案件71宗;打掉毒品犯罪团伙8个;查处吸毒人员481人;刑事拘留116人;逮捕涉毒犯罪嫌疑人104人;责令社区戒毒140人;强制戒毒人员102人;缴获各类毒品约500公斤,制毒原料600公斤,可待因约111公斤,止咳水90公斤。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8%,街道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2016年10月30日,广东卫视《南粤警视》栏目、2016年11月3日中央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及2017年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分别以《喝药?嗑药!》《莫让药水变成“毒水”》《泛滥的止咳水》为题,报道了辖区民新派出所侦破止咳水案件的有关情况。
聘请禁毒社工
采纳社会工作方法,民治街道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5名专业的禁毒社工,为辖区内吸毒人员以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戒毒扶助、心理辅导、生理恢复、心理行为健康、再社会化就业、家庭关系改善、适应社会生活的服务,促使其积极面对生活挑战,抵制毒品诱惑,预防复吸,最终达到戒除毒瘾,回归社会的目的。同时针对青少年学生、企业员工等社区大众开展各类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让大众掌握毒品知识,了解毒品危害,提升大众拒毒、抗毒、防毒的意识。禁毒工作步入社会化、专业化轨道。
突出整治重点
抓重点工作。重点抓好“8·31”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印刷1500份《关于敦促已处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吸毒人员到乡镇街道报到的通告》张贴到各城中村、花园小区,促使相关人员及时到所在社区报到。组织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禁毒工作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业务水平。
按照市禁毒办要求,民治街道及时完成制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标牌和公章,有独立的办公室,配备桌椅、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一套完整的办公设备,制作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工作职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信息登记制度、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网格示意图并统一上墙,做到整齐划一,有章可循。
抓关键人群。大力实施“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制定《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提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实现青少年群体毒品预防全覆盖。通过开展讲座、晚会、VR视频展示等,开展青少年预防教育等活动20场。大力推进潜龙学校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建设,为学校建设禁毒宣传角,并派驻禁毒社工协助学校规范工作台账。
抓窗口区域。将深圳北站列为重点整治区域,专门成立了深圳北站“禁毒小分队”,针对北站及北站周边开展禁毒整治。同时,针对北站人流密集的实际,利用北站S站、U站、义工等开展禁毒宣传。
抓特殊行业。将物流行业列为禁毒整治重点行业,与大型物流园签订责任书,印刷《关于加强物流寄递行业禁毒工作的告示》张贴在各寄递物流门店显眼位置,制作2000件宣传禁毒知识的“绿马甲”组织快递员穿着。街道禁毒办、交通预联办、经济科技科、派出所、社区工作站等组成联合明察暗访小组,先后30余次对辖区物流、寄递企业进行检查。辖区派出所积极组织物流网点安装“快递卫士APP”软件运用。通过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一家物流园近500家物流企业搬离辖区。
强化宣传教育
抓禁毒氛围营造。通过投播广告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及组织社区网格员派发禁毒宣传折页等形式,多方位、全覆盖地开展禁毒宣传,不断提升居民的禁毒意识。先后派发宣传资料20万份,派发各类礼品约8万份,接受群众咨询约3万人次,受教育群众约20万人次,《晶报》《宝安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禁毒工作约30篇次。
抓宣传形式创新。先后举办禁毒演出、禁毒骑行、迷你马拉松、禁毒有奖知识问答、健康专题讲座等活动约100场次。拍摄禁毒工作专题纪录片,依托禁毒宣教基地,在重要节点进行播放。注重发挥新媒体力量,上线“民治禁毒”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禁毒新闻信息,介绍禁毒政策法规及案例,先后推送公众号、美篇等自媒体宣传约上千篇次。将禁毒宣传和社区活动相结合,如大岭工作站将社区长跑活动与禁毒宣传相结合、青少年VR视频展示与禁毒宣传相结合,强化了宣传效果。
抓宣教品牌打造。街道投资90万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打造特色禁毒宣传教育基地,于今年4月份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基地布局合理、标牌标识、功能设备等规范统一,设有前台、禁毒走廊、谈心室、禁毒中庭、禁毒展厅、办公室、会议室承担不同功能,街道出资聘请的5名禁毒社工和配备的禁毒专干,正在合理有序地开展工作。
日前“摘帽”消息传来,民治街道一片皆大欢喜。与此同时,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民治不但不会因为“摘帽”而减弱对禁毒工作的力度,反而会借“摘帽”成功为契机,将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在下一步的禁毒工作中,将围绕解决突出问题、着力补齐短板,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街道禁毒工作迈向新台阶,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