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罗县立体化防控体系保民安
为推动博罗县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往纵深方向发展,各镇根据实际,摸索出一条适合博罗公安工作实际的视频建设之路,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县重点区域部位及场所的“天网”工程,有力震慑了犯罪行为,大大提高了群众安全感。
“前几天,泰美镇一位老人在车站搭乘班车时走失,利用‘天网’和‘地网’,民警在20小时内,就协助家人找到了老人。”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办公室朱姓主任说。“天网”和“地网”,分别是视频监控网络和群防群治系统,两者共同构成了泰美派出所民警引以为豪的“封边锁喉”立体防控网。
朱主任告诉记者,类似的寻人事例,在博罗县辖区内时有发生。近年来,为推动全县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往纵深方向发展,各镇根据实际,摸索出一条适合博罗公安工作实际的视频建设之路,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县重点区域部位及场所的“天网”工程,有力震慑了犯罪行为,大大提高了群众安全感。据统计,随着博罗县治安防控力度不断加大,该县累计实现“两抢”零发案100多天。
泰美镇“封边锁喉”构筑平安
2017年10月,泰美镇派出所接到家属报案,称家中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者在车站走失,失去联系。民警通过视频监控发现,老者乘坐其中一班车,并在中途下了车。根据老者走失的时间,民警经过分析研判,划定了老者的活动范围圈。没多久,附近的村庄群都收到了一条由派出所勤务指挥室里发来的“寻人启事”。最终,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老者很快被找到了。
事情迅速得到完美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镇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建设。2015年下半年起,泰美镇陆续投入资金410多万元,建成视频监控探头300多个,基本覆盖全镇各复杂场所、主要干道和出入口,起到了“事前预防震慑、科学评估,事中精准打击、快速处置,事后方便取证、支撑决策”的作用。
为有效发挥“天网”巡查的优势,泰美镇整合所有辖区内视频资源,建立完善派出所和村居两级视频联防机制,将全镇所有视频线路接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该镇辖区内装有摄像头的路口、村庄等地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形成“统一调度、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派出所还坚持抽调2名民警、4名协警为视频监控员,24小时不间断对视频进行巡查监控,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和掌握预警信息,指挥现场抓捕,实施精准打击。”朱主任介绍,除了利用科技手段布设视频“天网”,泰美镇还充分调动和发挥镇村干部、企业保安员、村居联防队员以及其他治安积极分子等综治(应急)力量的作用,着力构建“专群结合”的治安防控“地网”。一旦遇有突发事(案)件,由派出所指挥应急力量进行快速封控、设卡查缉。2016年3月4日10时许,泰美派出所启动快速封控机制,成功拦截一台作案车辆,破获了一起在泰美盗窃电动摩托车团伙案件。
此外,泰美派出所通过加强对全镇的出租屋和特种行业实名制数据采集,以科技引领,信息支撑,提升大数据时代精准防控和打击能力,真正形成“封边锁喉”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模式。
据悉,2016年监控视频系统投入使用以后,泰美镇派出所打击犯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利用“天网”视频监控破获各类案件61宗,抓获拘留以上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2名。特别是街面双抢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2016年至今累计实现430多天双抢零发案。
“眼睛”布满全县重点区域
记者了解到,博罗县公安局一直高度重视技防在公安层面的应用,以基层派出所为“细胞”,在各镇政府领导下,以政府层面下发通知,要求党政机关、重点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银行、车站、油站、娱乐场所等按照技防条例安装符合技防标准的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特别是要求必须安装视频设备,将视频覆盖在基层,全方位拓展、延伸。
在“泰美模式”的示范带动下,各镇都根据实际,创造出新的建设模式,提升防控效能。如园洲、石湾派出所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结合《深莞惠+汕尾、河源五市公安机关警务协作框架协议》要求,加强与东莞、增城等周边的警务协作,搭建“信息共享、打击联动、整治同步、共铸平安”警务协作框架,有效拓展和丰富了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新时期区域警务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博罗县继续投入2700多万元用于县城高清视频二期(平安校园、体育馆)、园洲、龙溪及杨侨等镇的400多个高清视频点及相关信息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了高清视频覆盖率,有效筑牢了各道安保防控屏障,确保全县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值得一提的是,龙溪派出所被定为“2017年度惠州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试点培育单位之一。目前,龙溪镇视频防控圈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圈、协调联动”的要求,科学设点、突出重点,规划再建100个高清视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