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宇:3年发展网警志愿者4000余人

  身高196的柳宇曾是一名铅球运动员,荣获过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冠军。2010年,他被选调到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现任四支队副中队长。从事网警工作7年,他带领团队探索网络社会规律,创新网警巡查执法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网警志愿者队伍,成员达4000余人,举报大量违法犯罪线索,协助破获刑事、治安案件200余起。

3年发展网警志愿者

4000余人

  没有抓捕时的惊心动魄,也没有侦破案件时的风雨兼程,没有过人的擒拿本领,也从不佩带枪支,经常一身便衣,但他们所做的工作不亚于冲锋陷阵的刑事警察。

  网警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网上搜寻,防范犯罪幽灵。对网吧进行管理,检索出网上淫秽、反动等有害信息,根据线索对网络犯罪协查破案。

  初到网安总队,柳宇发现互联网上有很多诈骗、谣言及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面对乱象丛生的网络环境,他与同事们深入学习政策法规,按照“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的理念,探索网警巡查执法工作。“首都网警”在全国首创网络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依托平台开展警示执法、线索搜集、公开辟谣、宣传防范、群防群治等工作,及时制止违法信息在网上传播,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对网吧进行管理,是网络警察的重要工作之一。除了定期与其他部门对网吧进行突击检查外,每天,网警们都要通过与网吧前端过滤系统相连的方式,对网吧进行监控。在上网检索信息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这样可以有效遏制治安案件的发生。

  今年530日,柳宇发现一名微博大V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可能会被他人效仿,带来安全隐患。他第一时间通过“首都网警”微博发出提示,该大V回复称,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并立即将此微博删除。

  20176月,一则“北京鸟巢在71日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暨巨星经典回顾演唱会”活动的虚假信息在网上迅速扩散,很多群众购买了“门票”,柳宇一边通过“首都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及时辟谣,一边发动志愿者协同转发扩散,迅速消除了谣言负面影响,避免群众财产损失。

  3年来,首都网警志愿者队伍发展到4000余人,举报1.8万余条线索信息,协助破获刑事、治安案件200余起,成为北京警方继“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之后的又一大群众组织。

探索网络社会治理新路子

  目前,通过柳宇和同事们的努力,“首都网警”成为北京警方又一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网民遇到诈骗信息、网络谣言,都会向网警求助举报。

  柳宇发现,网民和社区治安志愿者有很多共性,他提出借鉴现成的社会经验,组建“网警志愿者”队伍,开展网络群防群治。

  由于犯罪的特殊性,网络警察既要拥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案件办理经验。2014年起,柳宇开始探索网警志愿者工作,在网上网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招募活动,并将志愿者分为自媒体从业者、网络安全从业者、普通网民三类,他通过自媒体从业者传播正能量,依托网络安全从业者普及安全知识,接收热心网民违法犯罪线索举报。遇到谣言类突发事件,他动员志愿者传播辟谣信息,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2015年,一位网警志愿者上网时遇到利用QQ兜售公民个人信息。柳宇收到举报后,顺藤摸瓜发现多个专门出售公民信息的QQ群,并将第一手资料梳理汇总上报。很快案件侦查部门成功侦破了此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案件,铲除了一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

  不仅如此,他还从防范角度利用漫画形式,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困难,难以识别诈骗信息,他和团队制作并发布了《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上网手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老人安全上网。

  经过6年探索,“首都网警”阳光执法模式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利益无小事,柳宇带领的首都网警团队把网民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举报都当做一件大事,他们好似网络社会的“社区警”,保护“辖区”群众的安全。

  柳宇的父母和妻子都是警察,人民警察在他眼中不光是一份职业,更多的是一种信仰和荣誉。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柳宇发挥新警种作用,以传播网络正能量为追求,在网络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探索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