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南召县42名检察干警深山“结穷亲”
本报讯(曾庆朝 廖涛文聪) 11月9日,地处山区的河南省南召县马市坪乡白庄村党员劳动实践基地,新建的14座无公害果蔬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热闹非凡,来自该县检察院的20多位干警正在田地里忙碌着,帮着群众除草松土。
这场景源于去年以来南召县在全县开展的“党员干部带支部”活动。县检察院站位全局,积极响应,坚持“抓党建促脱贫,以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院党组成员、专职检委会委员等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主动与所包白庄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村里发展经济、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出一批引导能力强、致富方法多、群众威信高、争先冲锋陷阵的“扛旗人”。
贫困户赵运安家属患有严重的肾病,定期要到医院进行透析,孩子上学每年学杂费近万元,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去年,在该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老赵开始袋料香菇种植。但因为劳动力缺乏以及香菇销路不畅,他一度想放弃这一致富项目。检察长孟宪英了解情况后,多次与老赵交流沟通,在自己的“朋友圈”当起义务推销员,为老赵的香菇打广告、做宣传。很快,孟宪英的一些朋友承诺香菇上市后自己上门收购。香菇销售有了出路,老赵解除后顾之忧,今年秋天他又新增6000袋香菇。
孟宪英还协调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对村里水稻种植土壤、水质进行勘查化验,经专家把脉问诊后进行大规模种植,用科技的力量带动群众致富。
“榜样就是看得见的哲理”。南召县检察院有42名像孟宪英一样的干警,他们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改造危房、申办低保、鉴定伤残,带领村干部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和信任,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贴心人、带头人。
为加强农村基层阵地建设,南召县检察院配合乡党委,建立完善了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机制,从班子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拉出问题清单,实施精准施策。
心越走越近,人常走常亲。南召县检察院探索出“支部加协会、党员加农户、产业加基地”模式,在白庄村建起党员劳动实践基地,配备了图书资料室、网络电视党员活动中心,还通过手拉手贴心帮扶,一对一定向带富、心连心“结穷亲”等方式,干警人人争当群众致富“指导员”、贴心“服务员”,帮助村民发展致富项目25项,受益108户389人。